理论塔板数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理论塔板数=5.54(保留时间/半高峰宽)2 (2是平方)。

柱效率用理论塔板数定量地表示:N=16*(t/w )2。其中,t是溶质从进样到最大洗脱峰出现的时间,w为该溶质的洗脱峰在基线处的宽度。在一色谱柱中用相同的洗脱条件时候,不同化合物的滞留时间与其洗脱峰宽度之比接近常数。因此理论塔板数大的色谱柱效率高。

当然,N的大小和柱子长度有密切关系:理论塔板高度H=柱长/N,用H可以衡量单位长度的色谱柱的效率,H越小,则色谱柱效率越高。

相关信息:

N为常量时,W随tR成正比例变化。在一张多组分色谱图上,如果各组份含量相当,则后洗脱的峰比前面的峰要逐渐加宽,峰高则逐渐降低。

用半峰宽计算理论塔板数比用峰宽计算更为方便和常用,因为半峰宽更容易准确测定,尤其是对稍有拖尾的峰。N与柱长成正比,柱越长,N越大。用N表示柱效时应注明柱长,如果未注明,则表示柱长为1米时的理论塔板数。

1、理论塔板数(N,色谱的柱效参数之一,(简称柱效)。N取决于固定相的种类、性质(粒度、粒径分布等)、填充状况、柱长、流动相的种类和流速及测定柱效所用物质的性质。

2、理论塔板数=5.54(保留时间/半高峰宽)2 (2是平方)。

柱效计算公式:N=5.54×(T2r/W1/2)。式中:N——柱效,理论塔板数;Tr——被测组分保留时间,s;W1/2——半峰宽,s。Tr主要跟物质有关系,所以理想的色谱峰要半峰宽窄,左右对称,呈正态分布。

从塔板概念评价柱效:

根据塔板理论,可以计算一根色谱柱所达到的理论塔板数,或表达为每米理论塔板数n/m。把相当于一个理论塔板的柱子长度称作理论塔板高度H,通常采用有效塔板数N和有效塔板高度L来表达柱效,W为峰宽,W1/2为半峰宽:

N=16(Tr/W)^2

=5.54(Tr/W(1/2))^2

=L/H

显然,N值越大,或H值越小,柱效越高。分散效果主要取决于所选择的固定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26822.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