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节是哪三节

一年三节是指:端午、中秋、春节。春节、端午、中秋是我国诸多传统节日里最有代表性的节日。这三大节日具有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1、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阳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2、中秋,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3、春节,即农历新年,一年之岁首,传统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活动演变来。

端午、中秋、春节。

(1)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阳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2)中秋,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3)春节,即农历新年,一年之岁首,传统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活动演变来。

扩展资料:

中秋节源于上古天象崇拜,由祭月活动演变而来。中秋习俗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中秋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古代民间,人们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结束。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年才算结束。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亲朋好友欢聚的日子,是人们增深感情的纽带。节日交流问候传递着亲朋乡里之间的亲情伦理,它是春节得以持存发展的重要要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年三节

指一年中的端午、中秋、春节。《海上花列传》第九回:“耐搭我一年三节生意包仔下来。”

长江中游区域的汉族的农历纪年,一年之中的节日,“砖家”掐指一算,大抵有:腊八(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小年(官三民四船老五;为腊月二十五,抑或正月初五,不敢断言;但安庆及其周边均是腊月二十四无疑);春节;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三月三(吃米粑,曰粑魂);清明(及其前一天的寒食节);端午(五月初五,五月节);七夕(七月初七,七巧,也算情人节);七月半(七月十五,中元节,亦称“鬼节”);八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重阳节(九月初九)。。。呵呵,毕竟是“砖家”,或许有误,当不得真。

百姓之中,讲究的是“一年三节”,春节、五月节(端午节)、八月节(中秋节),晚辈需要给上辈“看节礼”,官场上叫进贡。其中的五月节,未过门的“毛脚”女婿,需要给未来的丈母娘等送绿豆糕,仔鸭(齐毛鸭,即刚刚长成毛的年轻鸭子),包括糖烟酒等,数量需要成双成对;八月节,“看节礼”无外乎月饼等。

呵呵,“砖家”看来,长江中游的“一年三节”,暗地里也很重视的除春节外,还有清明、七月半,这是生者对于故去的人的节日,需要给故去的人“看节礼”、烧纸钱,也是大意不得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28024.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