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把蒿学名叫什么

把蒿学名叫香薷,唇形科香薷属植物,直立草本,高0.3-0.5米,具密集的须根。茎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钝四稜形,具槽,无毛或被疏柔毛。

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4厘米,穗状花序长2-7厘米,宽达1.3厘米,偏向一侧,由多花的轮伞花序组成。花期7-10月,果期10月至翌年1月。

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印度、中南半岛和中国,欧洲及北美也有引种栽培。在中国除新疆、青海外几产全国各地;生长于海拔达3400米路旁、山坡、荒地、林内、河岸。

扩展资料:

繁殖方法

春播又分为直播和撒播两种,较适合的播种方式有条播或撒播。

直播:在4月上中旬。在畦内进行条播,按行距50-55厘米开沟深4-5厘米,把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播后覆薄土。

撒播:将苗床整理好,在播种前浇足底水,在床面上均匀的撒种,表面覆土,踩实,采用直播的方法进行繁殖优点是种苗生长快,采收早,产量高。一般多采用此法播种。

蒿草,蒿草可食用,常用于配料。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少数为半灌木或小灌木;常有浓烈的挥发性香气。根状茎粗或细小,直立、斜上升或旬地,常有营养枝;

茎直立,单生,少数或多数,丛生,具明显的纵棱;分枝长或短,稀不分枝;茎、枝、叶及头状花序的总苞片常被蛛丝状的绵毛,或为柔毛、粘质的柔毛、腺毛,稀无毛或部分无毛。

主产亚洲、欧洲及北美洲的温带、寒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少数种分布到亚洲南部热带地区及非洲北部、东部、南部及中美洲和大洋洲地区。我国有186种,44变种,隶属于2亚属,7组中;遍布全国,西北、华北、东北及西南省区最多。

扩展资料:

栽培

应选择水源充足的田块,起厢种植。要求厢面宽1.2米,假植规格株行距为10-15厘米。假植后加强肥水管理。可用腐熟人粪尿或亩用复合肥5公斤冲粪水淋施,做到勤施薄施。

假植18-20天左右(气温低时约需25-30天)当植株生长到10-15厘米时,即可移至大田种植。

当假植苗达到10-15厘米时进行移栽,移栽时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栽后淋足定根水。可合理密植,亩植1000株左右。

联系:把蒿和薄荷都属于唇形科,都可入药,分布地点相似。高度相似。花期和果期接近。

区别:把蒿,学名香薷,唇形科香薷属,特征:直立草本,高30~50厘米,具密集的须根。茎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钝四_形,具槽,常呈麦秆黄色,老时变紫褐色。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状下延成狭翅,边缘具锯齿;叶柄具狭翅。穗状花序,轮伞花序偏向一侧;苞片宽卵圆形,边缘具缘毛。花萼钟形,萼齿5,三角形,边缘具缘毛。花冠淡紫色,外面被柔毛,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先端微缺,下唇开展,雄蕊4,外伸,花柱内藏。小坚果长圆形,长约1毫米,棕黄色,光滑。花期7-10月,果期10月至翌年1月。分布:大草坪、神尾沟、八道沟、庞泉沟等地草地、路旁。用途:全草入药,治急性肠胃炎、腹痛吐泻、夏秋阳暑、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霍乱、水肿、鼻衄、口臭等症。

薄荷,唇形科薄荷属 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60厘米,下部数节具纤细的须根及水平匍匐根状茎,锐四_形,具四槽,多分枝。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稀长圆形,长3~6厘米,宽0.8~3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叶柄长2~10毫米。轮伞花序腋生,轮廓球形。花萼管状钟形,萼齿5,狭三角状钻形。花冠淡紫,冠檐4裂,雄蕊4,均伸出于花冠之外,花柱略超出雄蕊。小坚果卵珠形,黄褐色,具小腺窝。花期7-9月,果期10月。分布:大草坪、神尾沟、八水沟、庞泉沟、老蛮沟等地沟边。用途:幼嫩茎尖可食用;全草入药,治感冒发热喉痛、头痛、目赤痛、皮肤风疹搔痒、麻疹不透等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32631.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