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长什么样呢?

天安门的样子如下描述:

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花篮,矗立在广场中央,花篮中装满五颜六色,多姿艳丽的鲜花。广场两侧五十六根高大巍峨的`民族柱威然屹立,代表了五十六个民族和谐团结,代表了五十六个团结的民族共同托起一个繁荣昌盛的中国。在花篮、民族柱的装扮下,更衬托出天安门广场的壮观。

走近参观,一辆辆彩车整齐排列在天安门广场中间,每辆彩车分别代表各自地区的特色。北京的鸟巢和天坛、天津的轻轨列车、上海的世博会、安徽的徽式建筑。

天安门的建筑特点:

天安门城楼大殿为重檐歇山式屋顶,有正脊一条,正脊的两端有一对华丽的龙型琉璃装饰物,称为龙吻(又称大吻或正吻),另有垂脊8条,在垂脊顶端各有一条龙吻,故有“九脊封十龙”的说法。

在8条垂脊上各有十个栩栩如生的仙人走兽,最前面的是“骑鸡仙人”,之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犬、斗牛等九种形态各异的走兽。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34.7米。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泽东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

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月十日月,故宫博物院成立,天安门开始对民众开放。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由此被设计入国徽,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天安门的样子是:

天安门的主体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的巍峨城楼,东西面阔九楹,南北进深五间,取“九五”之数,象征皇帝的尊严。

正面有36扇菱花格式的门窗。城楼内所用木材大部分是楠木,大殿内有60根直径为92厘米的红漆木柱,承受着屋顶建筑大部分重力。排列整齐,柱顶上有藻井与梁枋,绘着金龙吉祥彩画和团龙图案。

天安门的城台:

天安门城台的总面积达4800平方米,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长达百级供上下城楼用的梯道,俗称马道。还有5个拱形门洞,中间的门洞最大,高8.82米,宽5.25米,唯有皇帝可以进出。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68537.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