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皇后孝诚仁皇后简介大全

孝诚仁皇后,是“千古明君”康熙帝的原配妻子。满洲正黄旗人,赫舍里氏,满洲辅政大臣索尼孙女,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之女,索额图之侄女。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康熙的皇后孝诚仁皇后简介大全,希望你喜欢。

康熙的皇后孝诚仁皇后简介

赫舍里氏十一岁的时候,为康熙四年,这一年康熙大婚,大婚的对象就是她。四年后,赫舍里氏十五岁,这一年,她给康熙帝生下了嫡子承祜。这个孩子,寄予了康熙帝太多的情感和希望,可惜他命薄,只活了三年。在康熙十一年的时候,夭折去世。承祜去世两年后,赫舍里再次有孕,在康熙十三年五月 初三 诞育胤礽,也就是后来的皇太子。生下胤礽之后,因为难产血崩而亡,死的时候年仅21岁。

孝诚仁皇后与康熙之间,感情甚笃,她的去世给康熙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为了感念她,康熙在经过孝庄同意后,破例立皇二子胤礽为皇太子。那个时候,满洲祖宗家法生前不立太子,所以由此可见康熙帝对她的感情至深。

除了这一点,康熙还特别下诏,为其谥号为“仁孝皇后”,此类谥号在大清朝只此一例。后来因为谥号与圣祖谥号出现重字,于雍正元年改谥,及后乾隆、嘉庆年间累加谥,曰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虽然她的谥号,在雍正时期被改了,但却不能否认她在康熙心中的特殊地位。

不要看,清圣祖康熙帝和孝诚仁皇后之间感情甚笃,实际上他们两人之间的婚姻,完全是一场实实在在的 政治 婚姻。

顺治帝在世期间,独宠皇贵妃董鄂氏,大有要美人,不要江山的架势。在董鄂氏因病去世之后,顺治帝大受打击,几年后也去世了。当然也有人说,顺治帝是出家当和尚去了。总之,顺治帝的过早离开,造成了幼帝临朝的状况。

顺治帝在去世之前,给康熙帝玄烨留下了四大辅政大臣。四位辅政大臣间,互相牵制,防止外戚专权。这中做法在初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辅政大臣的权利越来越大,大有超越皇权的架势。特别是在后世影视剧中多次出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的鳌拜,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骄纵。甚至有些时候,不将皇帝的权利放在眼里。这种情况的出现,绝对不是康熙和孝庄想看见的,为了防止大臣的权利威胁到君主的权利,势必要对其进行压制。

大清朝的时候,基本上皇帝大婚,也就意味着可以开始亲政了。孝庄太后,就是抓住这个机会,想要给自己的孙儿玄烨,寻找一个能与鳌拜对上,保证皇权的合作者。而赫舍里氏的祖父,索尼就是最好的人选。

其实当时的皇后人选,不止索尼一家。当时候选人里,既有鳌拜的女儿,又有遏必隆的女儿。鳌拜完全不用考虑,他本来就已经足够狂妄了,若是又与皇家结为亲家,接下来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所以鳌拜的女儿,第一个被排除。还有就是遏必隆的女儿,遏必隆是一个两边倒的人物,哪一方强大,他就倾向于那一方,对待遏必隆既不能完全依靠,又不能置之不理,所以遏必隆的女儿可以进宫为妃,但不可以为后。这样一来,最好的选择就是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了。

索尼此人为四大辅政大臣之首,手中的权势自不用说。再说他此人,虽然对汉族官员多有不满,但对清朝的统治却是极为忠心的。如果选择赫舍里氏为后,索尼就相当于站在了康熙这边,此后就不用管了,索尼 自然 会与鳌拜对上。

事实证明,这一番考虑,完全是正确的做法。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索尼都帮助康熙在朝廷上牵制鳌拜,削减他的力量。虽然索尼中途去世,但是他的三儿子,即孝诚仁皇后的叔父——索额图,在这次斗争中帮助康熙皇帝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孝诚仁皇后也因此受到了康熙皇帝的宠爱。

所以虽然最后赫舍里氏,因为生皇太子而难产去世,但她为康熙最出的贡献,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康熙两次废掉太子胤礽的原因

胤礽是康熙帝自己亲自带着长大的孩子,康熙帝也对这个孩子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幼年的胤礽也不负康熙帝的期望,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很多他的老师都对他有高度的评价,认为自己的学识比不上皇太子胤礽。胤礽稍大一点了,还能为康熙帝分忧,这让康熙帝更是以胤礽为骄傲。

然而,随着胤礽的逐渐长大,养成了很多坏的习惯,娇蛮无礼。对此,康熙帝也有所忌惮,痛心的废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但康熙帝对于胤礽还是有很多的感情,在废了胤礽皇太子之位后,又第二次立了胤礽为皇太子。皇太子却仍像以前那样。最终,康熙帝狠心的再一次将胤礽皇太子之位废了,所以在 历史 上,胤礽又叫废太子。

没有处理好皇帝与储君的矛盾

当时处于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向中央集权过渡时期,预立储君,包括皇帝、满洲贵族和储君本人都一时无法适应这种新的情况。比如,实行储君制度,就应当坚持储君不御政。皇太子御政,必然引发皇太子与皇帝的权力冲突。皇太子御政,必然从中植成党羽,与皇权相争。康熙帝一方面改革前代的皇位继承制度,建立储君另一方面又让太子领兵从政,派皇太子和其他皇子参与各种军政事务,其本意是锻炼和培养皇子,让他们为国家建功立业。皇太子权势的增长侵犯和威胁了皇权。无形中朝廷里似乎要出现两个中心,至高无上的皇权受到侵犯。康熙帝事与愿违,陷入旋涡,遭到失败。

没有处理好太子与皇子的矛盾

明朝诸王“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清朝诸王“内襄政本、外领师干”,这样太子与皇子便发生矛盾。康熙帝本意是培养 教育 皇子,却使他们增长了对权力与财富的欲望。这不依康熙帝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皇太子主观意志所 决定 的。诸皇子成人之后,赐封世爵,分拨人口,建立府第,设置官署,对内临政,对外领兵。各自所属人员又“各庇护其主”,甚而纠集党羽。这本身就容易与皇权产生某种矛盾。如果设立皇太子,其地位高于诸王,近于皇帝,又必然为诸皇子所不容,使矛盾更趋复杂。康熙帝两立两废皇太子,既是皇帝与储君矛盾,也是太子与皇子矛盾尖锐化的集中表现。

无法解开皇位继承制度的死结

清朝立储制,为康熙帝所创,虽思之久远,却事与愿违。这不是康熙帝无能,而是皇位继承制结下的苦果。后来雍正帝的“秘密建储制”、慈禧太后的“懿旨立储制”,都不能解开皇位继承制度的死结。6岁的同治、4岁的光绪、3岁的宣统继承皇位,说明清朝已经走进“家 天下 ”的死胡同。以民主共和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才是历史之趋势、世界之潮流、时代之必然、民众之所望。

废太子胤礽心理变态

生母 孕期 焦虑或为先天原因

胤礽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其生母赫舍里氏 怀孕 的后一阶段,也是胎教最重要的时期,恰值三藩之乱初起,清廷备感窘迫之际。面对这种相当不利的形势,赫舍里氏的复杂心情,恐怕要超过后宫的所有人。由于她的头生子承祜已夭折,康熙帝曾为此深感痛惜,所以,再次生子,便是赫舍里氏身为皇后的首要职责,亦为康熙帝、孝庄太皇太后期盼之至。如果康熙帝重新有了嫡嗣,将在与三藩的力量对比中增加清朝实力,而赫舍里氏也可因此而进一步巩固其中宫地位。可是,如果此次生下公主,则将使她愧对夫君与太皇太后,留下终生遗憾,再次生子,故形成较重的心理负担。赫舍里氏在孕期的紧张、焦虑心态,对于胎教不利,而这种情绪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允礽禀性暴躁,或许有此先天性因素。

赫舍里氏生下胤礽时,年方22岁,此前已曾生育,这次却因难产去世,不能排除她在孕期过重的心理负担所产生的负面作用。

宠溺促成暴虐

胤礽不满两岁,被册立为皇太子,从此处于极尊地位。康熙帝对他疼爱之至,无人敢对他指责一字,无不竭力加以奉承。胤礽14岁前,曾祖母孝庄虽然健在,但年高多病,已不能像培养孙儿康熙帝那样,亲自督教曾孙。在这种极为特殊的成长环境中,胤礽从小养成极强的优越感,目空一切,认为除皇父康熙帝外,一切人皆不如己,应在自己的支配之下。他无法承受挫折,不能容忍任何不如意之事,否则便大发雷霆,通过攻击、虐待、伤害他人来发泄不满,甚至以此为乐。这使胤礽逐步产生了很强的权力欲望及滥用权力的习性,而在生活方面享有与皇帝等同甚至有所超越的待遇,又使他自幼具有对物质财富的强烈占有欲,养成挥霍无度的作风。这是胤礽残暴、贪婪的思想根源。缺乏限制的权力以及为其所任意索取的财富,彻底腐蚀了他的身心,促使其性格中的两大弱点愈益彰显。一方面,原有的暴躁、焦虑等个性特征更加突出,另一方面,本已较差的心理承受力,进一步降低,精神极为敏感、脆弱,变态心理由此萌生。

康熙对恶行视而不见

康熙帝对于胤礽的培养,存在很大偏差。他对允礽的恶劣品行视而不见,对其缺点百般包容,但又最大限度地满足胤礽的奢求,“以感悦其心,冀其迁善也。”《清圣祖实录》卷251,康熙五十一年十月辛亥。然而,康熙帝又对胤礽在满汉 文化 知识方面的学习抓得很紧,希望他能够读书明理、文武兼通、宽仁孝悌。可是,胤礽在知识学习上大有长进,令人欣慰的同时,其贪婪、自私、残暴、为所欲为的思想作风,也在恶性发展。应当说,康熙帝对于胤礽的这一严重问题,并非毫无觉察,但只是幻想通过让胤礽学习知识,特别是学习儒家修齐治平之道,使之感悟,改正其恶行。同时,他又以胤礽具有较高的满汉文化素养,“其骑射言词文学,无不及人之处”,《清圣祖实录》卷234,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己丑。来安慰自己,以减轻他对胤礽畸形发展的忧虑。这种自我欺骗的做法,只能加速悲剧的来临。

文化差异造成精神压力

满汉 传统文化 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特定氛围,也对胤礽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

胤礽仅仅凭依嫡长子身份而获储位,这同满族传统政治理念并不相符。在仍然受到满族传统文化影响的满族宗室王公内心深处,原本即对根植于汉文化土壤的皇太子角色,感到陌生,并抱有一定抵触心理,只是由于皇权强固,康熙帝决意实施这一制度,他们惟有服从而已。而皇太子胤礽性格作风上的突出弱点,促使他们进一步产生对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的怀疑,加重他们对于这一制度最大获利者——储君胤礽的反感。康熙十四年(1675年)建储后陆续出生的众皇子(皇长子允禔除外),更因皇太子胤礽的存在,剥夺了他们竞争皇位的权力与机会,直接损害到其切身利益,因而对胤礽产生不满与妒忌。加之胤礽对众兄弟欺压凌辱,部分年长皇子中终于形成反太子派。

复得储位已成惊弓之鸟

胤礽的储位失而复得后,因反太子力量仍然存在,对其威胁日重,他重新成为众矢之的,同反太子派的对立更加尖锐。这种情况下,他的心理变态,亦即康熙帝所言“狂易之疾”,绝无可能去除,只有进一步加重。为了发泄自己的压抑、怨恨与不满,他殴打凌辱属下人员,达到歇斯底里的程度。他怀疑周围的一切人,甚至其手下一个小太监“如厕,皆遣人伺察”。对此,康熙帝感叹道:“以此观之,当无处不留心伺察者矣。”《清圣祖实录》卷251,康熙五十一年十月辛亥。这一典型事例,恰恰表明胤礽在皇权与反太子派势力的夹击下,有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因时刻担心失去储位,胤礽长时期处于焦虑之中,逐渐对所有人都失去信任,予以敌视,并以施虐他人的方式,发泄对诸皇子及王公大臣的怨恨,寻求心理上的平衡。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能够得到康熙皇帝的“倾心”,主要是因为以下三方面原因:1、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出身大族;2、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著名的贤后;3、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康熙皇帝的发妻

1、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出身大族

首先,赫舍里氏本身就是满洲贵族,而孝诚仁皇后更是清朝时期的大臣索尼的孙女,所以孝诚仁皇后才会被当时的孝庄太皇太后选择为康熙皇帝的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对康熙皇帝稳定朝局也是有很大的助力的,否则按照孝庄太皇太后的性格,肯定是继续在博尔济吉特氏找好的女子给康熙皇帝当皇后,所以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对于康熙皇帝来说不仅仅是妻子,也是政治上的合作伙伴。

2、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著名的贤后

其次,清朝时期比较出名的贤后是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和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其实康熙皇帝的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也是一名贤后,在康熙皇帝登基初期,其实康熙皇帝的统治是很不稳定的,当时急需要人帮助他稳定后宫,而这个人就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当时虽然有孝庄太皇太后在,但是事情更多是交给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去处理,稳定的后宫让康熙皇帝有绝对的精力去处理前朝的事情。

3、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康熙皇帝的发妻

最后,清朝时期的皇帝其实对发妻都是有执念的,皇太极最喜欢的女人是自己的大福晋,雍正皇帝对自己的发妻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敬爱有加,乾隆皇帝最爱的是发妻孝贤纯皇后富察氏,而康熙皇帝其实也不例外,他也对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这个发妻十分看重。

1、孝诚仁皇后

孝诚仁皇后是康熙的第一个皇后,她是康熙皇帝的挚爱。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是辅政大臣、一等公索尼的孙女,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之女。

他们两个人的婚姻是政治联姻,康熙刚继位的时候,因为年幼,鳌拜便趁机做大了自己的势力,甚至威胁到了皇权。

孝庄太皇太后为了笼络索尼父子,便让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做了皇后,这个时候的赫舍里氏只有十二岁。

虽然是政治联姻,两个人的感情却非常好,赫舍里氏出身名门,温柔善解人意,是康熙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只可惜赫舍里氏的第一个孩子夭折了,第二个孩子降生几个时辰后,因为难产而死了。也成了康熙心中的痛。

2、孝昭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是康熙皇帝的第二位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之女。

本来按出身,她比康熙的原配皇后更有资格成为皇后,但是钮祜禄氏的父亲站错了队,皇后的位置便旁到了索尼孙女的身上。但是钮祜禄氏也进宫做了妃子。

后来康熙还是把钮祜禄氏封为了皇后。

只是钮祜禄氏的皇后做的也不定当,和康熙的原配相比,康熙对钮祜禄氏的情感自然是没有那么深的,再加上钮祜禄氏没有子女,遭后宫中也是举步维艰的。

而且,当时正好是康熙打“三藩”的时候,如果康熙输了,钮祜禄氏也就只有殉国这一条路。

当然也无所谓结果了,因为钮祜禄氏只做了半年的皇后就死了。

3、孝懿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是康熙的第三个皇后,佟佳氏。她是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国舅佟国维的女儿,佟国维是康熙的母亲佟妃(孝康章皇后)的亲弟弟,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康熙生母的亲侄女。

也就是康熙的表妹,更是第一个进宫给康熙做妃子的。还是妃子的时候,抚养了还是四阿哥的雍正。

自从康熙的第二个皇后去世后,后宫便是佟佳氏在管理,但一直都没有封佟佳氏为皇后,可能是两个皇后的离去让康熙有些伤感。

佟佳氏一直都是以皇贵妃的身份主管后宫的,直到佟佳氏病危的时候,康熙才把佟佳氏封为了皇后,只可惜,不到一天就去去世了。

佟佳氏也成了清朝当皇后时间最短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68717.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