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子的尊称

 殿下:古代对仅次于天子的侯王或皇太子的尊称。

对古代太子的尊称

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仅一人得此称谓,一般都是以年龄为长来确立,除废长立幼以外。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而诸侯王或藩王的正式继承人只能称“世子”。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拥有监国与摄政的权利,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那么太子为什么叫殿下呢?大家一起来了解“殿下”称呼的由来。

 

“殿”即“宫殿”,“殿下”本为宫殿的陛阶之下。古代天子宫中可称“宫”或“殿”,丞相府中只能称“殿”,不能称“宫”。汉代在称天子为“陛下”的同时,称诸侯王为“殿下”。三国开始皇太后、皇后也称“殿下”。

“殿下”称呼的由来

殿下和陛下是一个意思。原来也是对天子的敬称。但称谓对象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亲王的尊称。谢庄《庆皇太子服上至尊表》:“伏惟皇太子殿下,明两承乾,元良作贰。”又有丘迟《与陈伯之书》:“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按,梁武帝弟萧宏,封临川郡王。一说魏晋南北朝天子亦称“殿下”。《称谓录.天子》“魏晋六朝称殿下。”唐代以后,惟太子、皇太后、皇后称“殿下”。《事物纪原》卷二:“汉以来,皇太子、诸王称殿下,至今循用之。”又按,三国时已称皇太后为殿下,见《三国.魏书.三少帝纪》。

古代太子的自称又是什么?

古代太子自称平时还是多用“我”,“吾”“余”,另外对皇帝或者皇后可用“我”“吾”“儿臣”,对下人可用“我”,“吾”,“余”,“小王”,“本王”。

至于“孤”,应该是很早以前的叫法,至少我们知道孙权这样说过,明清时期应该不会这么叫的。

君名孤寡。——《吕氏春秋•君守》。注:“人君谦称。”

养幼少,存诸孤。 又王侯谦称。——《礼•月令》

凡自称小国之君曰孤。——《礼.玉藻》

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庄子•盗跖》

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战国策•齐策》

诸人持议,甚失孤望。——《资治通鉴》

还有“本宫”,我没有查到可以自称的相关记载,不过也有别的意思。

本宫指开初以宫声为主的调式。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这一篇与本宫,始终不同。”

王季思校注引王伯良 曰:“凡琴曲各宫调自为始终,初弹之宫调为本宫本调。”

《明史》:“二月二月夹钟,本宫夹钟宫,曲名《玉街行》”。

《明史》:“十月应钟,本宫姑洗徵,俗名中吕正徵,曲名《龙池宴》”。

太子别称:皇储、帝储、储君、储二、储两

储闱、储宫、青宫、东宫、春宫、春闱:太子所居之宫,因以代称太子。

古代太子的弟弟对太子的称呼:

1、正式场合:称“太子殿下”、“皇太子”或“殿下”;

2、非正式场合:按正常皇族规矩称皇兄。

古代对皇帝、太子、公主、皇后的称呼:

唐:

皇帝自称:“朕“。另外,有时候也用“我”或者“吾”

别人称呼皇帝:唐代时称呼皇帝多用“圣人”,至于像唐明皇这样的风流天子,则亲近者俱呼其为“三郎”

皇后自称:皇太后下制令时,自称“予”,在便殿见群臣时,则称“吾”,很多时候也用“我”

后妃自称:在正式场合用“妾某氏等”,(注意,并不是臣妾)平时则用“我”或者“吾”

公主自称:对皇帝,她也是称“吾”或者“我”

皇帝对儿子的称呼:亲昵一点可叫小名,平时可叫他的名或者称呼其排行,如九郎之类

皇太子自称:平时还是多用“我”或者“吾”,另外对皇帝或者皇后或者时可用“儿臣”,对下人可用“小王”。

太子则常被左右之人称为“郎君”;诸王则被称呼为“王爷”

太子,是封建帝制时代对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就是对已经被指定为皇位继承人的人的称呼。

太子是除了皇帝、皇后之外,地位最高的人。即使是后宫妃嫔中最高等的贵妃,也只有正一品,是亲王爵位。而皇太子与太子妃就不一样了,他们跟皇帝皇后一样,是不列品级的,所以太子的地位是不低于妃嫔的。

太子以及东宫制度始于殷周,在传承的几千年里,别称也确实不少,我找了一些资料,总结了以下一些太子的别称。

第1种:元良。出处为《清史稿发•世祖纪》:“元良储嗣,不可久虚,朕子玄烨,佟氏所生,岐嶷聪慧,克承宗祧,兹立为皇太子。”

第2种:皇嗣。出处为《大唐新语》卷九:“则天称尊号,以睿宗为皇嗣,居东宫。”

第3种:帝储。出处为《晋书•天文志上》:“五帝坐北一星曰太子,帝储也。”

第4种:储君。出处为《后汉书。郑众传》:“太子储君,无外交之义。”

第5种:储嗣。出处为《后汉书。安帝纪》:“降夺储嗣,开萌邪蠹。”

第6种:东储。因太子居东宫,而有此称

第7种:储闱、储宫、东宫、青宫。原是太子所居之宫的名称,所以用来代称太子。

第8种:春宫、春闱。这也是太子居住的宫舍的名称,亦是太子的代称。

此外,太子的别称还有:皇储、储皇、储胤、储君、储嫡、储贰、储副、储两、元储、储元、副主、副君等等。

据史料记载,东宫制度始建于殷周。历朝历代的承袭制度一般都是立嫡或立长,女性没有继承权。嫡子中,年纪最大的是第一继承人,如果没有嫡子,那就由庶子中年纪最大的为继承人。

除了立嫡立长之外,有的皇帝会立子以贤,这主要看所有皇子中谁的才德、品行最佳,就立他为皇太子。

然而,皇帝与皇太子之间的关系微妙而复杂。皇帝需要培养继承人,但是这个继承人又极有可能会对皇帝的地位构成威胁,这是每一个皇帝都不想看到的。但羽翼丰满的太子极有可能会不满皇帝的约束,甚至会产生弑君杀父的想法。因此,历史上经皇帝册立后顺利继承皇位的太子并不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77026.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