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未老风细柳斜斜出自哪首诗?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出自苏轼的词作《望江南》。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的这首《望江南-春未老》真的非常优美,又具有人文哲理,小编从字、句、意、理等四方面替大家赏析一下。

超然台:在密州的城北;壕:指护城河;寒食:寒食节;咨嗟:指皆叹声;故国:故乡,也可理解为故都。新火:指寒食禁火,节后再举火成为新火。“风细”既表明了季节是晚春,又表明当时的环境是微风吹拂,杨柳依依;“试看”则说明是登台远眺;“暗”这个字极细腻的表现了烟雨笼罩下的万家灯火的光线感;“咨嗟”表明当时作者的情绪是感叹万千;“休”表现了作者的自我宽慰。

”半壕春水一城花“这句话将城、花和水两三种物象分开,却又在一起叙说,形象而又细腻的表现了寒食时节落花纷纷,流水潺潺的景象,表现了当时的美好景色;“烟雨暗千家”描写了迷迷茫茫的细雨飘散在城中,使千家万户都变暗了;“酒醒却咨嗟”,作者在酒醒之后却非常悲伤,而下一句“故人思故国”则表明了作者感叹的原因。

这首词情景交融,将晚春的景色与作者的愁绪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作者细微而又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作者作为游子对于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委婉而又含蓄,其中又蕴含了作者对情绪的排遣,从而表明了自己豁达而又畅然的人生态度。文章的最后一句“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也蕴含了人生哲理,告诫我们在青春时一定要珍惜时间,忘却心中的苦闷,不负青春韶华,潇洒度年华。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

释义:

四年的教师生涯如同春风化雨般的情意,风风雨雨荡涤着额头的皱纹。黑发在岁月中慢慢变白;手中的粉笔默默书写了多个春秋。

春天尚未过去蚕便吐尽了丝,蜡烛烧尽时寒意才变得浓稠。育人事业还未完成,但教书成果已经硕硕,园丁桃李满天下。

这首诗的题目诗《教师颂》。作者是胶南市六汪镇中心中学的王振华教师。

扩展资料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古代的爱情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情人一生不尽的思念,“丝”的读音和思一样,巧妙地突出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一般认为是伤感离别的爱情诗(还有其他说法),意境婉约、凄美,感情真切、动人,历来为名家推崇,为男女青年传唱。

"蚕丝吐尽春未老, 烛泪成灰秋更稠"一句更是因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表现出教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78608.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