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意思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意思为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出自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景皓(元景安堂兄)曰:‘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为玉碎,不能瓦全。’景安遂以此言白显祖(指高洋),乃收景皓诛之,家属徙彭城,由是景安独赐姓高氏。”

译文: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坚决反对,他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投靠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 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死也不改姓。” “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比喻宁愿为气节牺牲。

扩展资料:

相关故事:

东魏大丞相高洋逼迫孝静帝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建立了北齐。高洋心狠手辣,为了不留后患,在公元551年,把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都杀死了。可是做了坏事以后,心里很害怕。

一天,天空出现了日食,他担心这是个不详的兆头。于是,问了彭城王元韶: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刘家的天下而光武帝刘秀又能夺回天下的原因是什么。这名亲信说不清楚,就随意应付说是因为王莽没有斩草除根,没有把刘氏宗室的人杀干净。

高洋信以为真,于是把东魏的宗室近亲全部杀掉,连小孩也不放过。高洋的残忍行为是东魏宗室的远房宗族感到很害怕,担心他们自己什么时候也会被杀掉,于是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有的人主张改姓高,不再姓元。出主意的这个人是一个县令,叫元景安。他的堂兄元景皓断然拒绝了这种建议。他说,采用改姓的方法无论如何是不能接受的。他认为大丈夫宁愿作为玉器被打碎,也不能作为瓦片而保全下来。他宁愿高贵地死去,也不愿屈辱地活着。后来,元景皓因元景安的告密而被处死。但高洋也于三个月后病死。十八年后,北齐宣告灭亡。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原义是宁愿做高贵的玉器而破碎,也不愿做低贱的瓦器得以保全。比喻宁为正义事业而牺牲,也不苟且偷生。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也作状语;含褒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最早出自于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景皓曰:‘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意思是景皓说:“我们怎么可以为了保住性命,就抛弃自己的姓而改姓别人的姓呢?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也不能够为了保全自身而去做瓦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故事

公元550年,北朝的东魏大将军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元善见退位,随后自己登基建立了北齐王朝。次年他又杀死了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

有一年,出现了日食的现象,高洋觉得这是不祥之兆,心里很害怕。原来,在古时候,人们对一些比较异常的自然现象是非常重视的。如果发生了日食、地震之类的事情,人们就会认为是不吉利的征兆,会采取一些措施去挽救。于是,高洋就去问一位亲信。

因为高洋的皇位是从东魏元善见手上抢来的,所以高洋一直就没有安心过,他害怕别人又从自己手上把皇位夺走。他问那位亲信:“以前王莽夺取了汉朝的天下,为什么后来光武帝刘秀又能把天下夺回去?”

那位亲信知道高洋的心思,就说:“这是因为王莽夺取了汉朝的天下以后,没有把刘氏宗室杀光。要是他当时把刘氏宗室斩尽杀绝了,后面就没有刘秀了。”于是,高洋就把元氏宗室近亲四十多家、七百多口全部杀死了。

消息传出来以后,剩下的元氏远房宗族都非常害怕,他们立刻聚集在一起商量自救的办法。有个叫元景安的县令想了个主意,他说:“我们现在要想保住性命,恐怕就不能再姓元了。我们应该请求皇上,让他赐我们改姓高。”

元景安有个堂兄,名叫元景皓,是个很有骨气的人。他坚决反对改姓,他说:“我们怎么可以为了保住性命,就抛弃自己的姓而改姓别人的姓呢?这不是连祖宗都不要了吗?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也不能够为了保全自身而去做瓦器!我宁愿保持气节而死,也绝不愿意为了活命而忍受改姓的屈辱!”第二天,元景安把堂弟的这番话告诉了高洋,高洋立即将元景皓斩首。但高洋也于三个月后病死。十八年后,北齐宣告灭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82216.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