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怎么死的

身患毒疽,不久病逝。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皇帝,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辽东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

扩展资料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努尔哈赤在吞并哈达、辉发的基础上再灭乌拉,乌拉贝勒布占泰单骑脱逃至叶赫。努尔哈赤三次向叶赫索要布占泰,均遭到拒绝。九月,努尔哈赤率领四万大军攻打叶赫。建州军连克吉当阿、兀苏。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叶赫布扬古贝勒把东哥许配给蒙古暖免的儿子蟒古儿大,并捕捉建州6人。七月,努尔哈赤乘叶赫老女与蒙古成婚之机,发兵三千,屯驻南关旧地,准备一举荡平叶赫,由于明廷的再次干涉,努尔哈赤只好暂时息兵。

参考资料爱新觉罗·努尔哈赤_百度百科

努尔哈赤究竟是怎么死的呢?是被袁崇焕的大炮轰死的?还是病死的?对此众说纷纭,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努尔哈赤是被袁崇焕轰死的。

这种说法出自朝鲜人李星龄的《春坡堂日月录》,在书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情。宁远之战前,朝鲜有个叫韩瑗的翻译官随团访问大明。偶然间与袁崇焕认识了,二人一见如故,于是他就随着袁崇焕参加了宁远之战,并目睹了战役的经过。战后,袁崇焕曾派使者去后金大营嘲笑努尔哈赤。说:“老将横行天下久已,今日见败于小子,岂其数耶!”并明确说明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受了重伤,遭到惨败,又受此恶气,精神上更是受到重创,几下夹攻,这位老将军终于“因懑恚而毙”。

我觉得这点比较值得怀疑,说努尔哈赤被炮所伤这有可能吗?要知道清军历来对明朝的大炮很是忌惮的,作为三军统帅,他的大帐一定是远离炮弹射程的。所以说,他被炮弹击中的几率很小。而且那时候的大炮主要使用实心弹,如果被打中可想而知,连受伤的机会都没有。开花弹也有,但是比较少,而且容易炸膛,一般射程也就几百米。所以我觉得努尔哈赤不会那么毫无顾忌的冲到那么靠前的位置。

而且如此辉煌的战绩,照理说肯定要大肆宣扬啊,但是现在看到的袁崇焕的奏折中也并没有这么说。所以,对此说法可信度不高。

另外,我们把努尔哈赤最后的日子捋一下就发现,他并没有受伤。

1,宁远大战发生在1626年1月份,宁远兵败后,努尔哈赤退兵回到了盛京。

2,同年4月份,努尔哈赤亲率大军攻击蒙古喀尔喀部,史料记载,一直进攻到西拉木轮河附近,而且缴获了大量牲畜而归。

3,同年5月份,驻扎在皮岛的明军将领毛文龙进攻鞍山,努尔哈赤从蒙古撤回盛京。

4,同年5月21日,蒙古科尔沁部奥巴贝勒访问盛京,努尔哈赤出城迎接,而且据说接出了几十里路。

所以由此来看,努尔哈赤不像是受伤的人啊,不然怎么可能做了这么多的事情!

另外一种说法说努尔哈赤是病死的。

这是《清史稿》里的说法,天命十一年秋七月“上不豫”,这时候应该就是生病了。“八月丙午,上大渐,乘舟回。庚戌,至爱鸡堡,上崩”。这里可以看得出来,努尔哈赤的病情有了反复。到了八月份,看着好像有起色,其实现在看来大概就是回光返照,随即就死了。

那么努尔哈赤得了什么病呢?在现在看到的资料中,包括朝鲜的一部分资料中都有记载,说努尔哈赤得了背疮,应该就是痈疽。这种病在现代医学看来,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多个临近毛囊的深部感染,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可以说直接宣判了死刑。

所以说,努尔哈赤应该是由于常年征战,体力严重透支。又加上岁数也比较大了,所以得了重病而死。

努尔哈赤,清王朝的奠基者,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少数民族中唯一一个战功和成吉思汗相比的皇帝,自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开始一直到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他的姓名与业绩,不仅垂诸于中国史籍,而且载记于世界史册。

但人总有一死,正所谓阎王要你三更死从不留人到五更,这一点任你功绩在高也没有例外的道理。但是关于努尔哈赤的死因,至今仍争论不休,现在就请大家和我一起来看看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真实死因是什么吧。

努尔哈赤怎么死的

关于努尔哈赤是怎么死的?史书上明确记载努尔哈赤的死因为“身患毒疽”,并没有悬疑,但为什么还会有争议呢?

这主要是因为有人将努尔哈赤的死因与宁远战役联系起来,认为所谓的“毒疽”其实就是外伤,努尔哈赤是在宁远战役中被明军的红夷大炮所伤,后来旧伤复发,导致死亡的,而一部分人对此提出质疑,这才产生了争论。

努尔哈赤在宁远战役中受伤并最终死亡的说法产生的时间并不长,但却深入人心,许多人都深信不疑,将其作为宁远战役的一大战果和袁崇焕的一大战功,不知道这种说法居然还有疑问。这就是传说中的偏听偏信。

有必要将正反两方面的说法都让读者们知道。

事实上,这个说法仅仅是一个推论,做出这个推论的是两位研究澳门历史的专家,他们在《澳门与入关前的满清》一文中提出,明军使用的红夷大炮是在澳门从红头发的葡萄牙人手中引入的,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大炮,在宁远战役中,努尔哈赤对这一新式火器毫无思想准备,结果被大炮击伤。

先说说这个推论的依据。

有三个方面的史料可以支持个推论:

第一,朝鲜人李星龄所著的《春坡堂日月录》中有努尔哈赤受伤的记载。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不仅身受“重伤”,而且精神上也因失败受到很大的创伤,整日闷闷不乐,在肉体和精神受到双重创伤的情况下终于“懑恚而毙”。

第二,明朝的史籍中有击伤后金重要人物的记载。《明熹宗实录》中记载,明朝兵部尚书王永光的奏章和蓟辽经略高第的奏报分别谈到了大炮击伤后金“酋子”“大头目”的情况。明人张岱在《石匮书后集》中也提到红夷大炮击中了“黄龙幕”,伤一“裨王”。

第三,清代史籍对努尔哈赤的死因含糊其词,仿佛是有意回避。

综上所述可以大胆推论:努尔哈赤在宁远攻城战中被炮击伤,回到沈阳后一直耿耿于怀,怒火中烧,导致伤口恶化,后来前往清河洗汤浴,致使伤口进一步恶化,终于引起并发症而死。

这个推论看似天衣无缝,其实存在不少漏洞。

清史专家李鸿彬提出两点质疑:

第一,朝鲜人的记载不可信。《春坡堂日月录》的说法来自袁崇焕身边的朝鲜翻译官韩瑗,既然他都知道努尔哈赤受了重伤,那么袁崇焕就应该更加清楚。如果努尔哈赤真的受伤,那肯定是袁崇焕的一大战功,袁崇焕在向朝廷报功时一定会大事渲染的,但是袁崇焕本人在报功的折奏里并没有提到努尔哈赤受伤之事,这说明袁崇焕不知道努尔哈赤受伤,既然连袁崇焕都不知道努尔哈赤受伤,作为翻译官的韩瑗又怎么可能知道呢?

第二,宁远战役后努尔哈赤活动频繁,没有受伤的迹象。努尔哈赤死在宁远战争八个多月后,从后金方面的史书中看不到努尔哈赤治病的记载,倒是能看到努尔哈赤八个月来上蹿下跳,忙得不可开交。又是整军备战,又是远行打猎,四月份还亲率大军攻打蒙古喀尔喀,六月份蒙古科尔沁部的鄂巴洪台吉来朝,他还亲自远出迎接,完全不像是受了重伤的样子。

因此,李鸿彬认为,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有没有身受“重伤”,是不是“懑恚而毙”,很值得怀疑。

我个人比较同意李鸿彬的看法。此外,我还想补充几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85291.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