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下飞鸽传信的来源和特点?

来源:鸽子对地球磁场的感觉很灵敏,而且特别恋家,这是先天具备的优势;要想获取理想的信鸽,除了精心选育良种与科学饲养管理外,最重要的就是训练。

特点:起源早,历史悠久;速度较慢;包括基本训练、放翔训练、竞翔训练、适应训练和运用训练。

扩展资料:

基本特性:饲养信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放翔、竞赛与使用。要想获取理想的信鸽,除了精心选育良种与科学饲养管理外,最重要的就是训练。

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训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信鸽的生物学特征及生理特点和“条件反射”原理,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锻炼、提高鸽子的素质,发挥其固有的生物学特征与特长,从而具备完成各种通信和竞翔任务的基本要素及条件。

训练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基本训练、放翔训练、竞翔训练、适应训练和运用训练,训练原则上应从幼鸽抓起,由简到繁、由近到远、由白天到夜间、由基础训练到专业训练,总之由易到难进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飞鸽传信

因为鸽子有着很强的“归巢”能力,能在很远的地方,识别出自己常居的巢穴,然后千里跋涉归巢,所以人们在历史上逐渐学会了训练鸽子用来传递信息。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鸽子对地球磁场的感觉很灵敏,而且特别恋家,据此经过训练就可以为人类服务,传递信息。

我国最早关于鸟类传递信息的记载见于《山海经》,书上说,西王母的身边有三只青鸟,它们能够千山万水飞传信息。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时,使臣苏武被匈奴拘留,并押在北海苦寒地带多年。后来,汉匈和好,汉朝使节来匈,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匈奴谎称苏武已死。这时有人暗地告诉汉使真相,并给出主意让汉使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这只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这样,匈奴只得把苏武放回汉朝。这就是“鸿鹄传书”的来历。

奉上一则故事,请参考:

利用信鸽通风报信最著名的战例,当属北宋和西夏间的好水川战役.

据《宋史·夏国上》记载,庆历元年(1041),元昊又一次向宋发动进攻。二月,元昊亲自率领10万大军自天都山出发,深入宋境准备同韩琦统领的泾原路主力决战。这时韩琦正在高平(今宁夏固原北)巡边,听说元昊率领大军已经到达怀远城(今甘肃平凉以北),急派大将任福领兵18000人,前往抵御,进行阻击。为了确保战争的胜利,韩琦向任福面授机宜,命令他们绕到敌军背后,能战则战,不能战则据险设伏,断敌归路。临行前,韩琦再三叮嘱任福:“苟违节度,虽有功亦斩."

任福和先锋桑怿、参军耿傅等率领轻骑数千,越过六盘山后,在张家堡南遇到夏军,旋即投入战斗,打了一个小胜仗,杀敌数百人。夏军假装败北,沿路丢弃不少物资,宋军不知是计,于是贪功冒进,在后紧紧追赶,一直追至六盘山下的好水川。好水川,在今宁夏隆德县城北十五里,两边山谷环抱,只有一径可通,正是兵家设伏之处。

伪败的夏军,故意保持四五里的距离,引诱宋军追赶。任福不知是计,分兵两路,朱观军在北,任福军在南,沿好水川穷追不舍。一直追到笼竿城北,进入了夏军的包围圈,这才发现已经中了元昊的诱兵诡计。

任福、桑怿等为了冲出包围圈,率军沿好水川西行,出六盘山,在距羊牧隆城5里的地方,正准备布阵应敌时,有士兵在路旁拾得五六只封闭严实的银泥盒子,盒中有动物跳跃的声音。士兵不敢打开,上交给任福处理。任福命令士兵打开后,100多只鸽子从盒中飞跃而出。这些鸽子的脖子上都挂了小哨铃,它们腾空而起后,盘旋于宋军头上,发出一片哨铃声。宋军正在惊疑之时,夏军已从四面合围。原来这些鸽子都是军鸽,是元昊有意放置在这里,让宋军拾到后放飞的。宋军果然中计。元昊得到鸽子发出的信号,10万人马一起从山头出击,将宋军压在谷地。这一仗,宋军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灭,任福以下几十名将校也都战死了。

即使到了今天,通信技术已高度发达,利用信鸽传递军事情报,仍有军事作用。如在高原哨所,孤岛驻军,常常利用信鸽进行联系,全国各地的信鸽协会会员也总把自己多年精心驯养的良种信鸽,送到部队“参军”,不少鸽子还在执行任务中立下了军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111951.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