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之鉴 后事之师出自何典 本意与引申意又是如何

“前车之鉴”可与“后车之覆”组成成语:前车之鉴,后车之覆。

后事之师”则与“前事不忘”组成成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一、成语:前车之鉴,后车之覆。

意指前面的车子翻了,后面的可引以为戒。比喻:以往的失败,后来可以当作教训。

后用“前车之鉴”比喻以前人的失败作为借鉴。

出自战国 荀子《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

意思:前面的车子翻了,后面的车却不知道变更,要待到什么时候才能觉醒?

二、成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意指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师:借鉴。

出处 战国时代《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后人将“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改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成语,意在提醒人们记住过去的教训,以作后来的借鉴。

扩展资料: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故事:

春秋末年,晋国的大权落到智、赵、魏、韩四卿手中,晋哀公时,智卿智伯独揽了朝政大权,成为晋国最大的卿。

智伯分别向魏桓子和韩康子要了土地。当他要求赵襄子割地时,遭到了严厉拒绝。智伯非常恼怒,立即派人传令给魏桓子和韩康子,要他们出兵和自己一起去攻打赵襄子。

赵襄子估计智伯会攻打他,忙找谋臣张孟谈商量。张孟最后定计联合魏、韩反攻智伯,智伯大败被擒。从此,晋国成了赵、魏、韩三家鼎立的局面。

一天,张孟谈向赵襄子告别。赵襄子急忙挽留。张孟谈说:“你想的是报答我的功劳,我想的是治国的道理,正因为我的功劳大,名声甚至还会超过你,所以才决心离开。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君臣权势相同而永远和好相处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请你让我走吧。”

赵襄子只好惋惜地答应了。张孟谈辞去官职,退还封地,隐居到负亲丘去,在那里平安地度过了自己的晚年。

后人将“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改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成语,提醒人们记住过去的教训,以作后来的借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前车之鉴,后车之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前面车子翻倒,后面的车子可引为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前车之鉴”出自战国荀况《荀子·成相篇》:“患难哉!阪为先,圣知不用愚者谋。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

译文:遭殃遭殃真遭殃!歪门邪道是志向,圣人智士不任用,却和蠢人去商量。前边车子已倾覆,后车尚未知改向,何时觉悟不乱闯。

“后车之师”出自战国佚名《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译文: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扩展资料

前车之鉴的近义词

1、以往鉴来

读音:yǐ wǎng jiàn lái。

解释:用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办事的借鉴

引证: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杨阜传》:“愿陛下动则三思,虑而后行,重慎出入,以往鉴来。言之若轻,成败甚重。”

翻译:希望陛下一举一动都要反复思考后再行动,出入都要慎重,用过去的历史教训作为将来的借鉴。这些话说起来好像很轻松,但对于事业成败影响却很重大。

例句:这个惨痛的历史教训,我们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记取,以往鉴来。

2、前覆后戒

读音:qián fù hòu jiè。

解释: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引证:汉代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翻译:前面的车子翻了,后面的车可引以为戒。

例句:我们可把他的失败作为前覆后戒,就距离成功近一步。

不一样。

一、意思不同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比喻人们应当牢记以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

2、前车之鉴

鉴,铜镜,引申为教训。前面翻车的教训。比喻把前人或以前的失败作为借鉴。亦省作“ 前鉴 ”、“ 前车 ”。

二、用法不同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2、前车之鉴

作主语、宾语;用于劝告人

三、引证释义不同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白话文:“前事不忘,它可以作为今后的借鉴。”

2、前车之鉴

现代鲁迅 《二心集·〈艺术论〉译本序》五:“有时句法也大约受些影响,而且前车可鉴,使我屡免于误译,这是应当十分感谢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前车之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144057.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