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之礼是什么意思?

及笄之礼是汉民族女孩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

笄礼,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

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它在历史上,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

笄礼的由来:

受笄即在行笄礼时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随即以簪插定发髻。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的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

贵族女子受笄后,一般要在公宫或宗室接受成人教育,授以“妇德、妇容、妇功、妇言”等,作为媳妇必须具备的待人接物及侍奉舅姑的品德礼貌与女红劳作等技巧本颂。

后世改为由少女之母申以戒辞,教之以礼,称为“教茶”。女子年十五岁,则称为“及笄”。《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及笄是指古代女子长到15岁时,将头发扎起来,带簪子的一种仪式,说明女子已经到了可以结婚的年龄。

及笄指女子到了可以许配或出嫁的年龄,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古语年龄:

总角:幼年的儿童,头发上绾成小髻髻。

垂髫:也指儿童幼年。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所以“垂髫”代称儿童的幼年。

豆蔻:是指女孩的年龄段,文学作品中的豆蔻: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为十三四岁的少女,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这个比喻十分确切生动。

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束发一般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157825.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