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烟台山公园景点介绍

福州烟台山公园景点介绍如下:

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具体范围为东至上藤路、南至立新路白鸽楼北侧、西至上三路及三县洲大桥,北至闽江南岸,且包括三县洲岛和中洲岛两个闽江上的岛屿,总面积为53.22公顷。

其中核心保护范围30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23.2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包括仓前片区(除核心保护范围部分)、江心岛5.94公顷,中洲岛4.23公顷三个部分。

烟台山历史风貌区修缮工程,山顶的建筑为福建美丰银行旧址公园路历史建筑群保护范围为北至白鸽楼、巷下路,南至福州市体育场南侧、上三路,西至省电力试验所宿舍、体育场西侧,东至积兴里、体育场东侧保护范围面积为18.50公顷。

马厂街历史建筑群保护范围为北至福建师大附中南侧,南至福建师范大学宿舍北侧,西至对湖路,东至师大附中职工宿舍,保护范围面积为4.58公顷。

根据规划,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公园路历史建筑群和马厂街历史建筑群的地区总体功能定位,保持应以居住、文教功能为特色,集文化休闲、创意及旅游一体的近现代历史文化风貌片区,是福州中心城区闽江景观游览带与城市商业轴上的重要节点。

1.

烟台山公园,座落于仓山区闽江南江滨烟台山梅坞顶,是福州最早的公园之一,也是被人称为四大恋爱圣地之一。

它海拔只有41.6米,面积30亩。没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巍峨壮观,也没有五岭逶迤腾细浪的绵延不绝,但它却以其优渥的自然资源、小巧别致的景观设置和布局,以及独特的人文魅力,获得四方游客的青睐。

经过一年多的修缮,公园于去年国庆节以崭新的面貌公之于众。附近的人们捷足先登,纷至沓来,交口称赞这里确实是个集游山玩水、锻炼休闲的好去处。

一天早上,天气晴朗。秋高气爽, 艳阳高照。

平时懒于出门的我磨磨蹭蹭,终于在十点多钟,怀揣形影不离的智能手机,踩着斑驳陆离的金色阳光,兴趣勃勃地去游览众说纷纭景色很美的烟台山。

差不多一袋烟的功夫,我就绕过山脚下的梅坞口,到达烟台山公园门口。

(如今的梅坞口)

可来自城中心那一带的游客,要穿过热闹的中亭街,跨过历久弥新的解放大桥,向左拐前行几十米,才到达烟台山脚下的梅坞口。

据说,这个地方古时盛植梅花,又处在临江码头的观井路、烟台路的交叉路口,故取名“梅坞口”。

明朝徐熥曾写下“十里花为市,千家玉作林” 的佳句。每年冬春之际,来这里赏梅观景的人络绎不绝。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建设的需求,昔日纷纷扰扰的簇簇红梅花砍伐殆尽,不复再现,取而代之的是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和现代生活住宅区。

(“尚书院”住宅区内旧时的汇丰银行,如今的仓山区文化馆)

游客沿石阶拾级而上。公园里古树参天,花草丛生,翠色欲流,景致秀丽。

迎接客人的两只小狮子,屁股朝外,扭头,狮子嘴大开口,胸戴红花,憨态可掬。

2.

公园中央有一个喷水池。晶莹剔透的水柱冲天而起,忽高忽低,忽快忽慢,有节奏有规律地哗啦啦喷洒着,水花四溅,洒在假山上,落在池子里,噗咚噗咚地响。

……

一根根水柱的底座像一朵朵小巧玲珑的水中睡莲,又像是有位隐形魔术师藏在水底操纵指挥似的,顷刻之间不停地轮番交替,更换各种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缤纷斑斓,令人顿开眼目、心生欣喜。

三五成群的游客,争先站在离喷水池不远的“月宫门”前拍照留念。

令我惊喜不已的是旁边那一株或两株,紧紧地挨着赭黄色岩石,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茶树。上面密密麻麻地缀满了不计其数、饱满结实的小花苞,如同一个个小指头一般大小的“羊屎橄榄”,煞是惹人喜爱。

以我这个花卉门外汉来推算,要是今年冬天不怎么寒冷,这些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花骨朵,就会在不久即将到来的春暖花开时节,犹如烟花爆竹燃放开来,绚丽灿烂,一片红火!想必游人路过这里,一定会驻足观赏,流连忘返。

喜爱山茶花的我,在心里暗暗默祷,一定得逮着这良辰美景,千万别错失良机。好在住宅地离这里很近,十有八九能办到。

转过身,想不到在岩石的背后,跟前面同样矮小的一棵茶树,却赫然开着几朵花。虽然有的已萎靡凋谢,有的正嘟着小红唇含苞欲放,并不热闹。可在这秋风萧瑟的当口,徒见万绿丛中一点红,心中还是不免有点欢喜。

凭我平时对邻居家种的几盆茶花的观察,几乎每年都是春末夏初才开放。因而在我的潜意识中,在寒风凌冽的秋冬焜黄季节,茶花应该是跟大部分的花草树木一样,枝枯叶败,正处于休眠状态。

然后经过一段不短时间的养精蓄锐,风雨阳光的滋润,静待来年开春才慢慢苏醒过来,舒枝展叶,蓬勃生长。从而生生息息,代代相传。

怎么这时就有茶花呢?我满腹狐疑地爬上几层台阶,跨进“月宫门”。意想不到这里面还有更令我惊喜的呢。

一眼就看见石梯旁崖缝处有两丛茶花开得正鲜艳。

问了旁边一个正侍弄花草的人才知道,原来山茶花品种多样,不同品种花期也不一样。就我们江南水乡地区而言,这样的品种“雪里开花到春晚”,花期很长。从九月底就开花,一直到次年四月份清明节还在开。

所以现在能看见这么艳丽的山茶花,就不足为奇了。看来,还是我自己孤陋寡闻罢了。

这情景让我想起清代段琦《山茶花》的诗:

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

岂徒丹砂红,千古英雄血。

原来,有的茶花确实是跟凌寒独自开的腊梅花一个样,敢于跟风雪拼斗,在春寒料峭的早春二月傲然开放。

这些茶花连寒冷的风雪都不怕,还会顾忌老气横秋的肃杀天气吗?难怪它们照样我行我素,绽放自如,以鲜艳的一面示人。

以前,自己明明把 “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 两句诗背得滚瓜烂熟,此时见茶花开放竟然还疑疑惑惑,不甚明了。

说明以前自己只是死读书,看起来晕晕乎乎地摇头摆脑,很认真的样子,其实是死读硬背,不懂得理论结合实际,更不要说融会贯通了。

路边坡地一团火焰似的三角梅,还是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

我知道三角梅喜光耐旱,阳光越充足开得越旺盛。这不,这一簇三角梅开得多带劲,重重叠叠的花朵都卧到地面上去了。

花瓣粉粉嫩嫩,轻盈鲜艳,如同一大窝停歇在枝头的红蝴蝶,中间一星半点的花蕊金灿闪耀,很美。

如果管理得当,一年四季都会接连不断地开放。为我们城市、公园增添美丽的色彩。我特别喜欢它。

这是老同事姐妹们,在游玩烟台山公园时拍摄下的一张美图。她们精心打扮,有备而来。红旗袍白围巾,小罗扇遮阳帽。个个笑逐颜开,幸福温馨。

沿这石阶往上走,就可到达山顶,看烟墩和炮台。

3.

站在栏杆边眺望前方,一派盛景尽收眼底。江对岸,蓝天白云下的高楼大厦、江中心的欧式建筑物——中洲岛与公园遥遥相望。

中间,围绕中洲岛四周的闽江秋水共长天一色,水平如镜,静静流淌。

近处,脚手架林立,纵横交错,塔吊高耸入云。在科技当先的如今,似乎只有寥寥几个的工人在干活。

再往里走,是茂林修竹掩映之中的华南女子学院一角。

据这里记载,“元代藤山设置烽火台(烟墩),民间称为“烟台”,并将烟墩所在的山头称为“烟台山”。

明代,在烟台山下游建设码头,指定为番舶停靠之处,并维修烽火台,在其北侧设置炮台,是省城最后一道水上防线。

清代,维修烽火台和炮台。

1962年,福州市政府利用山顶及周边部分空地建设烟台山公园,1964年10月1日建成对外开放。

……

1972年以后开始重建公园,先后依山势修建了亭台楼阁,曲径回廊,清池喷泉,叠石假山,石椅石桌等园林景观及基础设施。

种植榕、樟、木棉、梧桐、美洲松、南洋杉等数目3000多株。近年来,在原来基础上对扩大公园的规模,改造完善,补种各种梅树百余株及花草。”

知道山顶上有历史遗迹烟墩和炮台,还有许多锦绣美景。可因为已是午后一点多两点,饭还没吃。只好半途而废,余兴未艾地打道回府。

(未完待续)

福州烟台山坐地铁在至上藤站下。

出地铁B口,往前走不远右拐,就是塔亭路。沿着塔亭路顺坡前行,就到了烟台山。烟台山地处福州老城传统中轴线的南末端,位于闽江南岸的仓山区梅坞路14号,古称藤山,面积不大,地势海拔不高,仅41.6M。元朝,官方在这里设立烟墩以报警,后逐渐被称为“烟台山”。

烟台山所在的仓山区是一座岛屿,即“南台岛”。宋代烟台山的官方名称为“天宁山”,明代同时也叫“盐仓山”(简称仓山)。鸦片战争后官方称“天安山”。福州成为五口通商口岸,茶仓、盐仓、米仓移至山脚江边,故民间俗称“仓前山”,即仓库前的山。烟台山公园隔江远眺闽江对岸的高楼林立。

烟台山曾经是福州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鸦片战争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福州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正式开埠。

1845年英国首先在烟台山设立福州领事馆,此后陆续有17个国家在烟台山设立领事馆(办事处)。百余年间,先后在福州创办了33家洋行,8座教堂,3家教会医院,11所教会学校。烟台山逐步发展成为福州的领事区、外贸基地和航运中心。

故烟台山有福州“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民国时期,许多文人、学者择居于烟台山创作、生活。烟台山记录着福州这座城市历经的沧桑岁月,也是福州城半部近代史的见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176458.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