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汉代唐代铁梨的区别?

1、战国时期出现铁犁铧

犁铧又称犁铲、犁镜,是安装在犁床前端的切土起垡零件,外形有舌形、V形、梯形之分,其夹角有大有小,然其作为等腰三角形的大体轮廓不变。战国时使用铁犁铧的地区分布于关中及三河地区,多为V形犁铧冠。这种铧冠形制小而重量轻。如辉县出土的“魏犁”,铧重465克,斜边长17.9厘米,中央尖部宽6厘米,两侧宽4厘米,铧刃顶端上下两面均起脊线,角度有120°,左右两角的铁叶近10厘米。将这种铧冠纳入木犁头,可以松土划沟,不过还不能翻土起垅,作用尚有局限,但“耒耜耕”效率大有提高。

2、汉代

铁犁犁架、犁头和犁辕的基本定型,铁犁的结构与零件已经基本定型,具备犁架、犁头和犁辕,用牛牵引,不仅能挖土,而且能翻土、成垅。

3、唐代

犁辕有较大的变化,由长直辕改为短曲辕。唐末陆龟蒙的《耒耜经》对当时江东地区(即今江苏、浙江及安徽、江西等地)通用的曲辕犁有较详细的记载。唐代的耕犁在四个方面有改进:使用短曲辕,节省人力和畜力;增设犁盘,犁体回旋灵活;完善犁评,调节耕深;改善犁头,保证耕地质量。

《盐铁论》中有这么一段话,笔者我个人认为是说的相当好的:“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了!”

铁农具的应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而牛耕的逐步普及也是我国农用的一次重大革命。

早在我国的春秋中后期,就已经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但从考古上发现,当时的铁农具主要为小铁铲等小件农具,这完全无法形成一个较大的社会生产力。

而此时牛耕所用的梨也是木制,在应用时显得十分的笨拙。

当时比较流行的农具为耒耜,主要用于翻整土地、播种庄稼。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位。

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再加上一根短横梁。在使用的时候,把尖头插入土壤中,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头深入,然后就可以将其翻出来。后来的梨就是在耒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耒耜的诸多缺点逐渐被暴露出来。一是以人力为动力,动力十分有限;二是器头太小,翻土面积太小;三是运动方向上是倒退而行,操作起来,十分的不方便。

正是因为以上三点,才导致了耒耜的生产效率十分低下。

后来到两汉时期,由于政治相对稳定,使得铁梨牛耕得到了大大的推广和普及,并出现了新型的全铁梨。

这种新的铁梨是于牛耕结合在一起的,往往与大型牲畜来作为动力。此外,犁头也变得更加宽大且锐利,翻土面积更大,而且方向上也是面向前面的,操作起来也更加便利。

到了隋唐时期,由于曲辕犁的出现,铁梨牛耕经历了一番重大改革。

曲辕犁虽然出现于隋唐时期,但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普及。

这主要是由于最初的曲辕犁,部件相对更多,达到了11个,相比于短辕犁来说,其优点并不突出。

而后随着水稻的大量种殖,使得曲辕犁在江南地区的水田,得到了应有推广。

曲辕犁在操作起来,十分便利。操作室梨身可以进行摆动,机动性十足。

在我国古代,铁犁和牛耕的结合无疑就是生产力的代表。铁梨牛耕的推广和普及,大大提升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力水平,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铁梨木别称铁力木、铁木等。是红木类木材当中的一个品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木质最为坚硬,是云南和广西特有的珍贵阔叶树种,木材珍贵,材质优良,木材有光泽,结构均匀,纹理交错密致,强度大、耐磨损、抗腐、抗虫蛀,耐久性强。 铁力木属于金丝桃科铁力木属,常绿乔木,高30米,树干端直,树冠塔形,产于景洪、勐腊、勐海、耿马、瑞丽、潞西等县海拔1300米以下的河谷坡地,性喜湿热,是当地群众喜爱的用材树种,也是热带硬木中比重最大的树种之一。铁梨木是常绿大乔木,质硬重,树干通直,气势雄伟,是珍贵热带用材树种,无特殊气味。可供军工、造船、建筑、特殊机器零件和制作乐器、工艺美术品之用。铁力木种子含油量达74%,可用于制作肥皂。

植物特性

铁梨木树干端直,树冠圆锥形,枝叶茂密,四季常青。老叶深绿色,革质,嫩叶鲜红色,经常看到有鲜红的嫩叶点缀树冠。主要换叶期为3~4月及10月。10月为盛花期,10月下旬至次年1月为生长的高峰期,树高生长量占全年的60.3%,胸径为全年的54.5%,其树高、胸径月均生长量是其他月份的2.7倍和2.4倍,一般种植后10~12年即可开花结果,开花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果实成熟期是10月底至11月,在潮湿的林下,落下的种子可自然萌发长成幼苗,种子发芽率的高低与贮藏条件有关,鲜种发芽率为80%~100%。12月底挂果,有时花果并存。花两性,花大而美丽,气味芳香,直径5~6 cm,花蕊金黄色。果实卵状球形,质坚硬,直径2.5~3cm。

生长环境

铁梨木是云南特有的珍贵阔叶树种,分布于景洪、勐腊、勐海、耿马、瑞丽、潞西等县海拔1300米以下的河谷坡地。 铁梨木垂直分布多在海拔500-800米。为喜光性树种,幼苗稍耐荫。具有一定的抗寒、抗病虫害能力。分布区内年平均气温21℃,最低气温约零下3℃,能耐轻霜,不耐严重霜冻。在年降雨量1500mm以上,对土壤要求中等,土层深厚、湿润、肥沃的地方种植生长快速,枝叶茂盛。

分布区域

铁力木生长在亚洲热带地区,分布区域在中国云南、广西、广东等地,至热带北缘。印度、缅甸、斯里兰卡、印尼、孟加拉,泰国、马来西亚及中南半岛也有同类树木。

化学分析

铁梨木的化学成分: 种子含油脂为79%,提炼的种子油是西双版纳傣族佛寺里主要琰佛用的植物油,鲜花出油率为0,08%~0.11%,主要成分为β-马榄烯(36.39%),其次为β-芹子烯(31.14%),是化妆品或日用化工天然的调香原料。

材质特性

铁力木为珍贵用材,心、边区别明显,边材浅红褐色或灰红褐色;心材红褐色至淡紫褐色,具深色条纹,日久转深呈暗红褐色。生长轮不明显。散孔材,管孔小至中、略少;单管孔,分布不均匀,斜列或径列,内含物丰富。轴向薄壁组织呈离管带状。具环管管胞。木射线细至中、甚密,径面斑纹可见弦面无波痕。木材有光泽,无 特殊气味和滋味;纹理交错,结构细而匀,耐腐、耐久性强。材质硬重,强度高。

应用价值

1. 园林植物 铁力木四季常青,树形优美、抗风力强,树干端直,树冠圆锥形,老叶浓绿,嫩叶鲜红,景色诱人。花大而多,芳香,花冠洁白,十分美丽,春季嫩叶红到粉红色,布满整个花冠。 2. 经济用材  铁力木材质硬重,比重1.12g/CM3,是热带硬木中比重最大的树种之一。木材珍贵,结构均匀,纹理密致,强度大、耐磨损、抗腐、抗虫蛀等特点,是高级建筑、家具、特种雕刻、抗冲击、名贵乐器、体育器具等的理想用材,也是船舰特殊部位的特种用材。

编辑本段古代记载

《格古要论》写作“铁力木”。《广西通志》谓铁力木一名“石盐”,一名“铁棱”,产于我国广东,木性坚硬而沉重,呈黑紫色。《南越笔记》载:“铁力木理甚坚致,质初黄,用之则黑。梨山中人以为薪,至吴楚间则重价购之。”因其料大,所以用之制大件家具较多。铁梨木材质坚重,色泽纹理与鸡翅木相差无几,不仔细看很难分辨。有些鸡翅木家具的个别构件就用铁梨木伪充。凡用铁梨木制作的各式家具都极为经久耐用。

编辑本段铁梨木分类

铁梨木细分可分为两种:粗丝铁梨木与细丝铁梨木。

粗丝铁梨木

粗丝铁梨木是家具主要用材,色深棕,有时使用过狠会呈现黑色。粗丝铁梨木常常皲裂,但裂纹一般很浅,长度也不会超过20厘米。棕眼随木材截断方向不同忽长忽短,有时还呈绞丝状,并分布随意不匀。整体看铁梨木、木纹通畅,经常呈现行云流水般的纹理,甚至纹饰美丽近乎鸡翅木,但它与鸡翅木有本质上的不同,即鸡翅木体轻,铁梨木体重;鸡翅木棕眼平滑无碍,铁梨木棕眼丝丝入肉。知道这些,应该说辨认铁梨木不成问题。 铁梨木工艺品

粗丝铁力占绝大多数,也是我国最早用于制作家具的硬木.最迟在明代,两广等地已大量用作家具用材.用于建筑则更早,现存建于宋朝大中祥符元年,重修于元大德元年的广东德庆学宫里四柱不顶中的大铁力柱就是明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176761.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