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大三线和小三线?

三线是一种专业术语,拼音为sān xiàn。意思是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为三道线。

1964年到1980年,主要涉及中国中西部13个省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史称三线建设,而“三线”就是这场大建设运动的发生地。

三线的介绍分析。

所谓三线,一般是指当时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三道线。

一线地区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前线地区;二线地区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东半部。

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广东韶关以北、甘肃乌鞘岭以东、京广铁路以西,主要包括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中西部省区和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区的后方腹地部分。

其中西南的川、贵、云和西北的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俗称为“小三线”。

“小三线”是地处一线二线的省份,各自建一批省属的“小三线地方军工企业”。

黑龙江的小三线是阿城和尚志,吉林的小三线是辉南,辽宁的小三线在朝阳凌源,河北的小三线沿太行山麓,山东的小三线是沂源,河南的小三线是济源,湖北的小三线是襄阳。

湖南的小三线是娄底,广东小三线是连江,广西小三线是河池,安徽小三线是六安,上海小三线是皖南,江西小三线是万载和安福,福建小三线是三明,浙江小三线是云和与龙泉,江苏小三线是盱眙,新疆的小三线是和静县阿拉沟,甘肃小三线是平凉。

为加强战备,1964年,中央决定建设第二套完整的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体系,将国防、科技、工业、交通等生产资源逐步迁入三线地区。

小三线建设的历史意义:

小三线建设,对于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第一,对全国性的战略后方国防工业生产和科研基地的建设贡献良多。小三线先后共建成以“57”高射炮(弹)、新40火箭筒(弹)为主体的12条军品生产流水线,一些军品质量和工艺被评为部、市级优质产品,有的获得重大科技成果奖。小三线生产的军品,在支援越南、柬埔寨等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和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对外贸易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兵器工业部的奖励。

第二,区域性地有限度地调整了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小三线在军工生产的同时,也生产了一批民用产品。包括钢材、水泥、汽车、家用电器、轻工机械、煤矿机械等13大类24种民品分别获国务院、委、办级嘉奖,有不少产品属于国内首创和独家生产。一些产品被评为部、市级优质产品,有的质量和工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第三,推动了内地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小三线先后在皖南山区和浙西临安县境内建有冶金、轻工、机电、化工、通讯、运输、汽车制造、电力、建材、仪表和文教卫生等十个行业,并都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生产能力。这对合作开发工业比较落后的皖南山区,促进内地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发挥了较大作用。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三线建设

以上内容参考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小三线建设始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17699.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