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的定义是什么

1S-整理

定义: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职场除了要用的东西以外,一切都不放置。一个概略的判定原则,是将未来3 0天内,用不着的任何东西都可移出现场。该阶段关键道具“红单运动“

2S-整顿

定义:要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方法摆放整齐,明确数量,明确标示,既实现”三定“:定名、定量、定位

3S-清扫

定义:清除职场内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4S-清洁

定义:将上面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成果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

5S-素养

定义:培养文明礼貌习惯,按规定行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目的:提升"人的品质",成为对任何工作都讲究认真的人

5S重要性

没有实施5S的工厂,触目可及地就可感受到职场的脏乱,例如地板粘着垃圾、油渍或切屑等,日久就形成污黑的一层,零件与箱子乱摆放,起重机或台车在狭窄的空间里游走。

好不容易导进的最新式设备也未加维护,经过数个月之后,也变成了不良的机械,要使用的工夹具、计测器也不知道放在何处等等,显现了脏污与零乱的景象。

 员工在作业中显得松松跨跨,规定的事项,也只有起初两三天遵守而已。改变这样工厂的面貌,实施5S活动最为适合。

5s指的是50年代起源于日本的管理模式。

5S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等5个活动,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为“S”开头,所以简称为5S。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为内容的活动,称为“5S”活动。

1、整理:在工作现场分开有用物品和无用物品,及时处理无用物品。

2、整顿:有用物品需要分门别类,在定位置放前要考虑到拿取简单、使用方便、安全保险。

3、清扫:随时打扫和清理垃圾、灰尘和杂物,防止污染。

4、清洁:保持工作环境清洁干净,制定标准,形成制度。

5、素养:养成良好习惯,提升人格修养。

实施5S的目的:

在改善生产现场环境、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品质、营造企业管理氛围以及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提升企业形象整齐清洁的工作环境,使顾客有信心;由于口碑相传,会成为学习的对象。

提升员工归属感人人变得有素养;员工从身边小事的变化上获得成就感;对自己的工作易付出爱心与耐心。

提升效率物品摆放有序,不用花时间寻找;好的工作情绪。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5S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23239.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