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语,原指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后来专指种恶因得恶果。
1、读音:bào yìng。
2、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二回《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场石秀跳楼》:你这财主们,闲常一毛不拔;今日天开眼,报应得快!,意思是:你这财主们,平常吝啬;今天老天开眼,种恶因得恶果。
3、造句:警察这次把他们一网打尽,真是报应啊!
扩展资料
近义词:报复、生报、速报、因果报应。
1、报复
读音:bào fù。
释义:打击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
2、生报
读音:shēng bào。
释义:佛教谓来生受报应,三种因果报应之一。
3、速报
读音:sù bào。
释义:报应来得快。
4、因果报应
读音:yīn guǒ bào yìng。
释义:意思是指佛教认为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出处:《慈恩传》:“唯谈玄论道,问因果报应。”,意思是:只是谈论玄妙、讨论道术,只研究因果、报应学说。
1、报应指有施必有报,有感必有应,故现在之所得,无论祸福,皆为报应。如行放生、布施、梵行等善业,即因种善因而招感善报;反之,行杀生、偷盗、邪淫等恶业,即因种恶因而招感恶报。
2、【出处】明代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二回《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场石秀跳楼》:你这财主们,闲常一毛不拔;今日天开眼,报应得快!
报应(bào yìng)
指人做善恶之事,会得到相应的结果。
该词出处:施耐庵《水浒》第六十二回《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场石秀跳楼》:你这财主们,闲常一毛不拔;今日天开眼,报应得快!
造句:1、你如果再这样作恶多端,你迟早会遭到报应的。
2、他们觉得这样做没什么用处,会有人处理的,或者觉得这些人迟早会得到报应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