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拔寨,破釜沉舟,灭虏歼敌。
句子词汇解析:
破釜沉舟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该成语指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决。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也写作”破釜沉船”、”沉舟破釜”。
成语寓意:
该成语比喻决心战斗到底,决不后退。留有后路固然稳妥安全,但也容易使人懈怠,不求进取。反之,人在逼入绝境之时,求生的欲望将会激发出内心深处潜藏的一切能量,以求一搏,从而得到更大胜利。
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位置,一般城寨,特别是军事意义上的寨,一般都是建立在险要地段扼守险要的,不攻克,是无法进一步对其他地方展开攻击的。有的就算可以绕过,但也有被截断后路的危险。
地位,城寨一般都是人员聚集之地,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辐射周边的中心,是周边区域的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比如县令肯定在县城中,皇帝肯定在首都中,你如果不拔掉这个城市,那么这周边区域的大脑还在,而且这些城市一般也是周边区域的财富,以及粮食的囤积点,不拿下就无法说完全占领这一地区。
威胁,除了上边两个因素外,城寨同样是大量人口与大量军队的聚集地,这对于任何进攻者都是威胁,如果不管,贸然进攻的话,那么这留下的城市就如同肉中刺,随时都可能在背后给予一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