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的意思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是说自己作诗时为选好一个字要思索很久,甚至捻断好几根胡须(古代很多文人都是留须的,捻须也是一些人思考问题时的习惯动作)。作诗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

这句出自唐代诗人卢延让的《苦吟》

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

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 。

扩展资料

年代:唐

作者:杜荀鹤

作品:苦吟

内容:

世间何事好,最好莫过诗。一句我自得,四方人已知。

生应无辍日,死是不吟时。始拟归山去,林泉道在兹。

年代:唐

作者:崔涂

作品:苦吟

内容:

朝吟复暮吟,只此望知音。举世轻孤立,何人念苦心。

他乡无旧识,落日羡归禽。况住寒江上,渔家似故林。

鉴赏评析:

唐朝诗人卢延让《苦吟》诗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作诗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而相传著名的苦吟诗人贾岛更是在他的《送无可上人》一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句下加注一首小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极言炼句时间之久,吟成后之欢,可见一斑。

【苦吟】卢延让

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

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

【评析:晋江·鸿江涛】

唐朝诗人卢延让《苦吟》诗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作诗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而相传著名的苦吟诗人贾岛更是在他的《送无可上人》一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句下加注一首小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极言炼句时间之久,吟成后之欢。灯谜创作何尝不是如此呢?“成句加注”,便是谜作者艰苦创作的切身感受。以谜论谜,作者匠心独运,会意成谜,底句中的“成”字由原来的“现成的、既定的”转义为“完成、实现、成功”,“注”由原来的“给面句做解释”转义为“倾泻、落泪”,以扣合面意,如是面底对应,丝丝入扣,竟无一字余闲。时下,谜坛不乏以成句为面而字句抛荒之作,此谜亦可为其鉴也。观斯谜,正应了一句时尚的广告语“简约而不简单”。品味再三,想来此谜若真无知音相赏,天涯老弟岂不要“归卧故山”了!是以为之一评。〖此谜系鸿江谜社二十周年庆典暨风云谜擂年终总决赛谜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24671.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