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望晦朔”什么意思?

“弦望晦朔”的意思是月亮从亏到盈再到亏期间的四种状态和对应的日期。

弦:月中分谓之弦。因此有上弦(每月农历初七初八)和下弦(每月农历廿二、廿三)。

望:每月十五月圆之日。

晦:每月最后一日。

朔:每月月初,又指新月。

《诗·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郑玄笺:“ 周 之十月, 夏 之八月也。八月朔日,日月交会。”《礼记·玉藻》:“朔月少牢,五俎四簋。” 清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上》“朔日不谓之吉日”:“一月之始谓之朔日,或谓朔月。”

参考资料

中华文学网:http://www.zgwenxue.com/

弦是指月中分,有上弦(每月农历初七初八)和下弦(每月农历廿二、廿三),望是指每月十五月圆之日,晦是指每月最后一日,朔是指每月月初,又指新月。晦朔弦望是指月亮从亏到盈再到亏期间的四种状态和对应的日期。

月绕地行,地至何处亦随之而行。每日行13度10分有奇,故每月有盈亏之别,阴历每月一朔一望,月初则全晦,历2,3日成弯形,再4.5.日见其半,再7.8.日见其盈,至是又渐渐亏缺以至于晦。因月体无发光之本能,恒籍日光之反射而有不同,当全晦时,即月在日与地之间,日月同一经度,月之受光面不能反射于地球之上,是为“朔”。及离朔七日余而距日90度时,日在月后,渐见其半面,是谓“上弦”。至于月与日正对面为180度,日月又同一经度,地在日与月之间,月球之受光面完全向地球,故光圆而为“望”。离望七日许,距日亦90度,日行于月前,又仅见其半面,是谓“下弦”。至距日愈近,仍介于日与地之间,光又全晦而为朔矣。

初一的新月称之为“朔”,《说文》里有讲到“朔,月一日始苏也。”

十五的满月为“望”,因为此时地球在月亮和太阳之间,日月遥遥相望。

弦则是指初七八的上弦月与二十三的下弦月。

月相亏至最后一日,则为“晦”,《说文》解释:“晦,月尽也。”

而其中特别注意的是,朔日必为农历初一,晦日必为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大月三十,小月二十九)。望为农历十五,既望为农历十六。

扩展资料:

在古代最高的科技天文历法上,我们是全世界唯一采取阴阳合历的文明。根据太阳的周而复始的公转决定了寒暑冷暖的推移循环,我们使用日晷观测天文星象和计时,形成四季和二十四节气;根据月相的晦朔弦望的变化周期,制定月份和时日。由此形成阴阳合历,用于指导国家大事。

中国历史关于历史事件和天文现象的记载非常详细,信史远非国外那些胡编乱造的可比。如历次哈雷彗星的记录,如根据金文记载的月亮的天象,推算出武王伐纣的具体日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30070.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