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酸碱理论?

酸碱电子理论,也称广义酸碱理论、路易斯酸碱理论,是1923年美国化学家吉尔伯特·路易斯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该理论认为:凡是可以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酸(路易斯酸);凡可以提供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碱(路易斯碱)。因为跳脱了限定氢离子与氢氧根的酸碱概念,这种理论包含的酸碱范围很广,但是,它对确定酸碱的相对强弱来说,没有统一的标度,对酸碱的反应方向难以判断。后来,拉尔夫·皮尔森(英语:Ralph Pearson)提出的软硬酸碱理论弥补了这种理论的缺陷。

常见的路易斯酸有:

正离子、金属离子:钠离子、烷基正离子、硝基正离子

氯化铝、氯化铁、三氟化硼、五氯化铌以及镧系元素的三氟甲磺酸盐。

常见的路易斯碱有:

负离子:卤离子、氢氧根离子、烷氧基离子、烯烃、芳香化合物

氨气、水、氟离子、氰离子、一氧化碳。

路易斯酸碱的定性概念是,水解出氢离子或者吸收氢氧根等方式使溶液呈酸性的就是路易斯酸,反之就是路易斯碱.

或者:

路易斯(lewis)酸碱理论,是1923年美国物理化学家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Lewis

G

N)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它认为:凡是可以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酸;凡可以提供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为碱.这种理论包含的酸碱范围很广.

该理论认为:凡是能够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称为路易斯酸(Lewis

acid),即电子对接受体,简称受体;凡是能够给出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称为路易斯碱(Lewis

base),即电子对给予体,简称给体.

或者说:路易斯酸(Lewis

acid)是指能作为电子对接受体(Electron

pair

acceptor)的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团;路易斯碱(Lewis

base)则指能作为电子对给予体(Electron

pair

donor)的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酸碱反应是电子对接受体与电子对给予体之间形成配位共价键的反应.

更详细的解释见专业书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30286.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