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姓的来源和历史

董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

一是以世职为姓氏。周朝有大夫辛有二子在晋国任职太史,董督晋国典籍史册,子孙世袭官职,并以官为姓氏,称为董氏。二是赐姓,源于己姓。据说帝舜时有董父精于饲龙,很得赏识,故赐董父以董为姓,其后代亦以赐姓董为氏。三是出自颛顼后代。颛顼后代子孙姓董,名参胡,遂相沿至今。

董姓的历史:

董姓发源于山东定陶北部、山西西南部、山东平原县一带。秦汉时,董姓在今山西、甘肃、河北、河南分布较为集中。另外,陕西、山东、广东、四川、浙江、湖北、福建、河南等地也有董姓散居。魏晋南北朝时期,安徽、江西、江苏、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董姓迁徙而来。

明清之际,台湾、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有董姓迁入。今日董姓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

董姓历史人物

董姓历史人物有董仲舒,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提出“天人三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采纳,为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他的学说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综合在一起,形成封建儒学体系。

董其昌,明代著名画家,以他为代表的“华亭派”在山水画方面影响尤大。他还是书画收藏、鉴赏方面的大家。他的画法自成风格:柔弱中有骨力,转折灵动,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他在篆刻、书法上也有很高造诣。

董姓的来源

1、出自己姓。据《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资料所载,颛顼后裔董父精于饲龙,很得帝舜的赏识,故赐董父以董为姓,其后代亦以赐姓董为氏。

2、出自官名。据《姓氏急就篇注》所载,周朝有大夫辛有,其二子在晋国任职太史,董督晋国典籍史册,子孙世袭官职,并以官为姓氏,称为董氏。

3、其他源流。据《董氏世谱》所载,帝颛顼的后代陆终有一子叫参胡,姓董,参胡的子孙便有以董为姓者。另外,朝鲜族等也有董姓。

董姓历史名人有

1、董仲舒,儒学大师、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汉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

2、董卓,东汉末年献帝时军阀、权臣,官至太师,封郿侯。于桓帝末年先后担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利用汉末战乱和朝廷势弱占据京城,废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

3、董允,三国时期蜀汉重臣,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蜀人称诸葛亮、蒋琬、费祎及董允为“四相”。

4、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字小宛,号青莲,江苏苏州人,因家道中落生活贫困而沦落青楼,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与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等同为“秦淮八艳”。

一、董姓始祖

董父、参胡、董督、董承宣、董印宣。

二、董姓起源

1、源于董姓,出自帝舜赐予颛顼后裔飂之子的姓氏,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2、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周朝大夫辛有的儿子,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3、源于己姓,出自颛顼帝之孙子吴回的后裔,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4、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董泽,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5、源于蒙古族,出自汉朝时期南匈奴族屠各部奥矣·毛都氏部落,属于文化上汉化改汉字姓为氏。

6、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氏。

扩展资料

1、董狐

董狐,春秋晋国太史,亦称史狐。周太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据说今翼城县东50里的良狐村,即其故里。董狐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

2、董仲舒

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以"天人三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汉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学体系。提出"天人感应"说和"三纲五常"说。

3、董和

(?-220)字幼宰、枝江董市人蜀汉掌军中郎将;与诸葛亮共事多年,许多建议被诸葛亮采纳,为官二十余年,外牧殊域,内干机衡,清正廉明,深受人民信任和爱戴,与少数民族交往,‘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诸葛亮对董和的高风亮节称赞不移:“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董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38060.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