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ECT ECT是啥

1、ECT是一种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是一种利用放射性核素的检查方法。ECT成像的基本原理:放射性药物引入人体,经代谢后在脏器内ECT外或病变部位和正常组织之间形成放射性浓度差异,将探测到这些差异,通过计算机处理再成像。

2、ECT成像是一种具有较高特异性的功能显像和分子显像,除显示结构外,着重提供脏器与端正变组织的功能信息。

3、ECT的显像方式十分灵活,能进行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局部显像和全身显像。除此之外,它还能提供脏器的多种功能参数,如时间-放射性曲线等,为肿瘤的诊治提供多方位信息。

4、主要用于甲状腺癌、骨骼等部位肿瘤的检查,尤其常用于骨转移性肿瘤的检测,比普通X线拍片可提前3-6个月发现病变。

ect检查是易学上的一个东西,它的所属分类是放射性核素。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ect检查是什么意思,供大家参阅!

ect检查是什么意思

ECT检查专案很多,几乎遍及人体所有器官和组织。适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

ECT检查注意事项

(1) 脑血流断层显像:检查前1、2天,病友尽量停服扩脑血管药,以增加检查的灵敏性。注射显像剂前30—60分钟应遵医嘱口服过氯酸钾,以封闭脉络丛及甲状腺,减少干扰。注射前后5—10分钟,病友尽量休息,减少声光刺激,卧床休息保持平静并戴上眼罩及耳塞直到注射显像剂后10分钟左右。检查过程中头部不能移动,以保证图像的真实性。

(2) 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前一天应停用硝酸甘油、易顺脉、地奥心血康等药物。如行运动负荷试验者最好在前二天停用心得安、心律平、倍他乐克、异博定、甲氧乙心安等药物。进行心肌药物负荷试验者应于24小时前停用潘生丁、多巴酚丁胺及氨茶碱等药物。在检查的过程中应保持呼吸平稳,以减少隔肌运动对心肌显像的干扰。安装心脏起博器者应告知医生,以供影像分析参考。

(3) 全身骨显像:注射显像剂后的2小时内尽量多饮水500ml以上。检查前排空小便。如有尿液汚染衣裤、皮肤,应擦洗皮肤及更换衣裤后方可检查。有植入金属假肢、假乳房的应告知医生所植入的部位。检查前二天不宜作钡餐、钡灌肠等检查。以免钡剂滞留于肠道影响影像观察。

(4) 肾小球滤过率测定:尽可能前三天停用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塞、速尿等。检查前30分钟饮水300ml左右,检查时排空小便。

(5) 食道运动功能显像及胃排空测定:患者应于检查前禁食6—12小时并按医嘱停用阿托品、心痛定、得舒特、定痉宁、西咪替丁、法莫替丁及胃动力药,如吗丁啉、普瑞博思等。

(6) 甲状腺显像:按医嘱停用含碘的药物及富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鱼虾等,并停用甲状腺片。使用碘造影剂者至少三周后才能作检查。

检查中如遇小儿或不能合作的患者检查前可用镇静剂。因疼痛不能配合检查的可事前使用镇痛药。检查前应除去受检部位所配戴的金属物品,如首饰、金属纽扣、皮带、钥匙、硬币等。

因用于ECT检查的大部分药物都由尿排泄出体外,所以,检查后多饮水可加速药物的排出。

ECT检查介绍

正常值

人体各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均有各自的检查专案和主要适应症。

临床意义

ECT是目前最重要的核医学仪器,它集伽玛照相、移动式全身显像和断层扫描于一身,主要用于各种疾病的功能性显像诊断。与超声、X线摄片、CT、MRI等“解剖对比”影像不同,ECT利用示踪剂在体内参予特定生理或生化过程的原理,以图像的方式显示脏器功能资讯的空间分布,并经电脑处理提取定量分析参数供诊断分析,其本质是“生理对比”影像,由于许多疾病的功能改变早于解剖学结构的改变,如心肌缺血、短暂性脑缺血、肿瘤骨转移、移植肾排异反应等,ECT显像灵敏地反映这些疾病所导致的组织功能改变,故能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较其他影像学方法发现异常早,灵敏度高系列观察临床治疗前、后脏器功能的变化,可用于疗效观察。

相关疾病

转移性骨肿瘤,老年人甲状腺癌,低血糖综合征,创伤性关节炎,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Ⅰ型,膀胱癌,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血管母细胞瘤,颅内转移瘤

相关症状

灾难反应,血小板聚集增强,运动不足综合征,横结肠移位,“淡漠型”甲亢,脑脊液鼻漏,贫血,心音异常,关节疼痛,身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38616.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