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谢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哪两个家族

王谢指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

王谢,六朝望族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之合称,后成为显赫世家大族的代名词。琅琊王氏是中国古代顶级门阀士族,晋代四大盛门“王谢袁萧”之首。陈郡谢氏,中国古代著名家族,顶级门阀之一。

晋永嘉之乱后,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族人,从北方南迁至金陵,后因王谢两家之王导、谢安及其后继者们于江左五朝的权倾朝野、文采风流、功业显著而彪炳于史册,成就了后世家族无法企及的荣耀。为后人所嫉羡,故有“王谢”之合称。

王谢望族地位的衰退

事实上门阀士族的权势,在刘宋时就已开始走下坡路。从刘宋时起,皇帝在地方设立典签(也称签帅)以监视诸王和门阀士族,发现有逆动,立即铲除。

到了梁朝,梁武帝萧衍颁布的“通经之士不限门第授官”,更是对士族参政途径的削弱。但对士族最大的打击还是梁末侯景之乱。侯景攻入建康,“纵兵杀掠,交尸塞路,富室豪家,咨意裒剥,子女妻妾,悉入军营”。

在侯景军杀掠时,世家大族“莫不衣罗绮,怀金玉,交相枕藉,听命待终”。据颜之推说:“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家谱,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王谢袁萧四大望族当然也不能幸免。

陈霸先建立陈朝,重用南方土著豪族,随晋渡江的百家士族,包括王谢等望族,在陈朝为官者已寥若晨星。

魏晋南北湖时期,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合望族者,辄推王谢,可以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王谢两族,在当时达到了门阀士族的巅峰。

仅仅从两个家族中我们熟知的人物,就足以看得出王谢家族的显赫:

1、王氏名人

王氏起自西汉王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王氏成员能够有传记的人物,“正传六十二人,三公令仆五十余人,侍中八十人,吏部尚书二十五人。”足以彰显琅琊王氏家族的显赫。

(1)王衍

王衍为西晋末年重臣,位极三公,最后是仅有的抵抗匈奴入华的大臣之一,虽然被后世认为是西晋灭亡的重要原因,但才名与地位超然。最后,王衍被石勒活埋。

武帝闻其名,问戎曰:“夷甫当世谁比?”戎曰:“未见其比,当从古人中求之。”

王衍的堂兄王戎,对司马炎评价王衍,只能从古人当中,找寻能够跟王衍比较的人。

(2)王导

王导的地位显赫不用多说,一手缔造了东晋初期“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对于司马睿的东晋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历经三代东晋皇帝,是东晋王朝的重要奠基人。

(3)王敦

王敦最出名的事迹就是谋反了,不过却是跟王导一起,建立东晋的功臣。只是最后因为位高权重,受到忌惮,最后谋反,下场很惨。

不过,王导却没被王敦的谋反所影响,依旧在东晋朝中有着重要地位,不得不佩服王导的厉害。

(4)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

其实相比前三位在政治军事上的功绩,最熟悉的还是王羲之及他的儿子几人在艺术层面上的成就。

2、谢氏名人

谢氏在东晋初期四大家族“王谢袁萧”中位居第二位,也是名人辈出,在谢安时掌控东晋朝政时为谢氏家族显赫的高峰。

(1)谢安

谢安最大的成就可以说是在与北方势力对抗赢得了“淝水之战”,为东晋的稳定赢得了重要的时间。政治上,与王坦之挫败桓温的篡位意图。

(2)谢玄

重新组建北府军,是后期东晋颠覆的重要伏笔。

(3)谢道韫

著名的女诗人,三字经中“谢道韫,能咏吟”。是谢安的侄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的妻子。

(4)谢灵运

南北朝时期著名文人,文学上的成就远远超过出仕的功业,山水诗对后世有巨大影响。“才高八斗”出自谢灵运。

最后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其实已经是左右整个朝局社会的最重要部分。从曹魏开始,到司马家族的承接,再到后来江东士族的推动,士族门阀的影响力一点点扩大,并成为左右每个朝代的关键因素。

王谢是古代望族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的合称。

两晋南北朝那个时期中国士族如林,可是,几乎没有哪个世家大族堪与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比肩。“王谢”的并称便是那样昌盛繁荣,在中国历史上,有些家族的谱系可能续的比王家还长,却没有王氏家族权位那样高;有些家族可能曾经在权势上胜过王家,却没有王氏蝉联的那么久。

三百多年来,王、谢两家族能人辈出,仕宦显达,他们或引领一代之风尚,或执一朝之牛耳,从汉魏入两晋历南朝,一直繁盛、荣耀。虽然家族内部族系庞大,各个分支升降不一,时而此支显贵,时而彼支荣达,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却能互相帮助,保证家族始终能够站在时代前沿。

扩展资料

王谢在古诗中的出现

乌衣巷

唐代诗人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朱雀桥边长满丛丛野草,点点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来飞进平常百姓人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乌衣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38648.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