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派的创始人是谁

崆峒派创始人是飞虹子。‍

崆峒派,又名崆峒栖霞派。相传源于甘肃平凉地区的崆峒山,起于唐朝末年末年,创始人飞虹子,为当时的江湖五剑侠之一。因其壮年好游走江湖,四处学艺,后隐居在崆峒山独自钻研,功夫有成,吸引了一大部分当时对武术痴迷的人们前来切磋。徒弟的来源遍布中华大地,所会武艺可谓纷繁复杂,器械更是难以计数,故名“海纳百川”。

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五大流派之一的崆峒派,可谓源远流长。从现有的记载看,崆峒派武术早于少林、峨嵋、武当等。《庄子》、《尔雅》、《史记》中都有记载,“空同之人武”。崆峒武术到了唐代盛行一时,也促成了体系的完善。

第一代掌派人唐朝甘肃人飞虹子吸收了当时瓜州(现在的敦煌)等地的舞蹈,形成崆峒派重要的高深武功“花架门”,正式完成了崆峒派武学的整体架构。飞虹子也因此成为崆峒派第一代掌派人。从唐朝开始兴盛的崆峒派武术,晚清时达到鼎盛,到了现代,已基本脱离了普通人的视野。以致大多数人认为崆峒派只不过是武侠小说中虚幻的门派。

崆峒(KONGTONG)派是中国传统武术流派之一,崆峒武术早于少林、峨嵋、武当创始于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第一代掌派人唐朝甘肃人飞虹子吸收了当时瓜州(现在的敦煌)等地的舞蹈,形成崆峒派重要的高深武功“花架门”。崆峒派武术取众家所长,在其手法,套路、技击功夫上成为一体,讲究实打、实拿、以技击强身健体和增加功力为目的。崆峒派武术特点是“奇兵”(兵器),它不属于十八般兵器。形式各种各样,小巧玲珑,携带方便,不易被对方发现,交手中往往能出奇制胜。

从唐朝开始兴盛的崆峒派武术,晚清时达到鼎盛,到了现代,已基本脱离了普通人的视野。以致大多数人认为崆峒派只不过是武侠小说中虚幻的门派。

现代武侠小说中,崆峒派为名门正派,武术以剑术为主,走奇险辛辣之道。

事实上,崆峒派武学中,剑术只是其中之一,崆峒派多用扇子、拂尘、铁耙、双钩等武器。现代弟子演练武功,用剑的反倒稀少。

金庸在崆峒山立碑“崆峒武术,威峙西陲”。而实际上,崆峒派武术流传甚广。在晚清的广东,武术成为抵御外敌的工具。崆峒派第八代掌派袁一飞、第九代掌派胡飞子均立过战功。

崆峒派武术并不是只有道士才练的武术。月牙铲、拂尘、扇子都是崆峒派常习器械,而拳术中有先天罗汉十八手、崆峒太极拳等,充分融入了佛道儒三家文化。

想看更具体的点这里http://tieba.baidu.com/p/2118358438

崆峒派在现在的甘肃省平凉市。

崆峒派是真正存在于现实中的。素有北国之雄,南国之秀的道家第一山“崆峒山”,位于中国甘肃省东部,平凉市崆峒区西11公里处,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5米,其间峰峦雄峙,悬岩峭壁耸立,林海浩瀚,烟笼雾锁,泾河、胭脂河交汇环抱,古迹、胜景遍于层峦叠翠之间。

崆峒派是传统中国武术流派之一,崆峒武术早于少林、峨眉、武当,创始于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崆峒派武术取众家所长,在其手法、套路、技击功夫上成为一体,讲究实打、实拿、以技击强身健体和增加功力为目的。

崆峒山的主要山峰

崆峒山峰众多,有大小山峰数十个。最高峰为香山,海拔2123米;主峰是马鬃山,海拔2025米,叠居于五台之上;东、西、南、北、中五台,中台突起,诸台环列,形似莲花。中台是崆峒山的中心,海拔1894米,地势平坦宽广,视野开阔。

崆峒南与仰驾山相望,中间峡谷为前峡,泾河从中流出,声若弹筝,故又名弹筝峡。北与马屯山对峙,中间峡谷为后峡,胭脂河从中流出,出山时形成胭脂川,在崆峒山前汇入泾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38909.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