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有哪些?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有以下这些:

正面的影响:

1.郑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

2.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也留下了介绍沿岸国家、地区情况的地理著作以及航海图。

3.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伊斯兰教在印度尼西亚以及东南亚其他地区的传播。在伊斯兰教的输入方面,郑和船队的分船队曾经到达天方国,带回了该国大清真寺的写真画本, 加强了中国和伊斯兰教文化区的联系。

4.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明朝对外界的了解。

5.郑和七下西洋,完全打通了由中国往南洋各国的海上交通,在海外建立起中国的威望,为华侨开发南洋创造了许多有利的条件。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和生活水平,对南洋各国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繁荣,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负面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不以贸易获利为目的,但成本太大了。是导致明朝后期国力衰弱的直接原因。

扩展资料:

航海的参与者中,马欢留有《瀛涯胜览》,费信有《星槎胜览》 ,巩珍有《西洋番国志》,介绍下西洋途径诸国的情况。在地理认识上,郑和下西洋后,“西洋”一词的含义更为扩大,有了泛指海外诸国、外国之意。

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

孙中山:乃郑和竟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至今南洋土人犹有怀想当年三保之雄风遗烈者,可谓壮矣!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主要有三点:1、开拓海外贸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2、使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军事体系;3、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促进了明朝对外界的了解,也留下了介绍沿岸国家、地区情况的地理著作以及航海图。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郑和下西洋一共出航了7次,分别从南京龙江港、太仓刘家港、福州长乐太平港出发。

明初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宋、元以来中国海外贸易的发达,对外移民的增加,所有这一切,都为郑和下“西洋”准备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在经济获得良好的发展之后,发展海外交通和海外的贸易已经是十分迫切的事。中国的丝织品、瓷器受到西洋诸国的欢迎,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而中国对不能自行生产的香料等物,也有较大的需求。

造船业的发达,罗盘的使用,航海经验的积累,大批航海水手的养成,航海知识的增加,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必要条件。

郑和下西洋产生的影响:

1、推动我国古代航海事业达到顶峰,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时间早、规模大、技术先进、活动范围广的洲际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顶峰,也是世界航海业发展的里程碑。

2、促进海外贸易扩大,带动了中外经济交流与发展。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麝香、金属制品和书籍等运往国外,换回当地的香料、药材、动植物、珠宝及生产瓷器所需原料等多种货物,这种贸易活动,推动了中国和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3、郑和下西洋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强了华人移民的发展能力,对东南亚的当地垦荒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郑和下西洋后,带去了中国精美的工业制品,打开了中国货的市场空间。有效的刺激了国内官私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也起了举足轻重作用。

扩展资料:

郑和下西洋经过: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39267.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