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机制

如果说免疫力守护着我们的身体健康的话,那么防御机制就是守护我们心灵健康的屏障。

身体免疫力会自觉抵制外界细菌的入侵,人与人的相处中,防御机制也会无意识的保护着我们的内心不受害,是潜意识自动运行的一种反应方式,防御机制又叫心灵面具,相当于我们身体的免疫力。

一、防御机制有哪些?

第一、投射。

就像照镜子,看到镜子里面的那个人是我们自己一样,投射就是指我们对这个世界或者对别人、一朵花、一件事情,在脑海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当我们再看到他们的时候,就会把我们心目中的形象投射到这个人、事、物上。

怎么看待这个人,怎么看待这件事,在我们内心早就有一套对于这个人、事、物的看法,他们一出现在我们面前,就把内心的东西投射到他们的面前。

所以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人也好,事也好,物也好,都是我们内心戏的投射每个人眼里看到的世界,就是我们心中的世界。

你是正能量的,看到这个世界就是最美好的,你是负能量的,看到的这个世界都是丑恶,世界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在不同的人眼里,就表现出不同面,这就是投射。

第二、理想化。

这种防御机制,多半出现在恋爱中。

恋爱中的女孩会把爱情浪漫化、理想化,很多时候她不是爱上了恋爱中的男孩,而是爱上了爱情,这就是一种理想化,所以她会感到恋爱无比的甜蜜和美好。

恋爱中的男孩,只要他喜欢的那个女孩向他走来,朝他微笑了一下,他内心的戏就已经和这个女孩白头偕老,共度了一生了。

对方并不见得是冲着男孩微笑,可能是冲着他身后的老师在微笑,男孩喜欢她,想看见她的微笑,当他看到女孩笑的时候,以为在对自己微笑,于是,男孩得到了很大的鼓励,就向女孩表白,结果就被女孩拒绝了。

这时男孩往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

“明明你朝我微笑了,追求你的时候为什么又拒绝了?”

这就是在爱情中很多人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叫自作多情。

人家可能只是稍微对你表示了一点友好,你就以为对方爱上你了,把对方过于理想化了,这就是一种理想化防御机制。

第三、退行。

60岁了,突然在某个时间段或者某个特定的事件中,退回到了6岁的心理年龄,这种现象叫退行。

退行现象不是一直存在,只是在遇到某一个事件、冲突或者和某个人的关系中,受了什么刺激才会发生退行。

生下来,你不用为生活发愁,哭了有人哄,饿了有人喂,什么心也不用操,父母无条件的宠爱,这种感觉简直太美好了。

从上小学开始,我们就慢慢失去了这样的待遇。

长大后,一旦能够在某个人身上找到这种感觉,都想退行回去。

爱情中的女孩被男朋友呵护着,完全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仿佛又回到了五六岁的时候,正好满足了这种感觉。

所以女人只要一谈恋爱,智商分分秒秒为零,这就是一种退行现象。

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都能给予我们无条件的宠爱,家里孩子多,父母迫于生计,童年没有被父母搂过、亲过、更没时间陪着玩游戏,这一部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一直缺失着。

缺失的东西,一定想办法弥补,这是人的本能。

一段好的恋爱关系,恰恰可以疗愈童年母婴关系没有得到满足的那部分创伤,妈妈没有给你的,谈恋爱的时候男朋友会给你,妈妈从来没有抱过你,男朋友经常拥抱你,从此你就有温度了,能够接受拥抱,所有好的恋爱关系,可以补偿我们童年和父母关系缺憾这一部分。

有些女人一旦结了婚,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他嫁了一个好老公,老公把他给疗愈了,就是这个原因所在。

父母没有办法选择,伴侣是可以选择的。

第四、反向形成。

爱情中我明明喜欢你,但是我偏偏表现出讨厌你。

比如初高中谈恋爱的时候,明明这个男孩喜欢女孩,但是他不主动追求,也不表示出对他的关心呵护,就是故意搞破坏,啾揪她的头发,玩玩她的小辫,故意惹她生气,这就是反向形成。

他喜欢女孩,又害怕主动表白遭到拒绝,就透过反向的东西来引起女孩的注意。

要识破男孩内心的防御机制,明明爱,羞于表达,害怕被拒绝,只能惹女孩生气,吸引她的关注和注意力。

第五、合理化。

合理化就是指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给它名正言顺的合理化了。

比如孩子玩游戏,调皮捣蛋不学习,你说:

“我家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不是因为不爱学习,而是所有的时间都打游戏了”,

避免给自己孩子背上一个虽然每天勤奋刻苦学习了,成绩依然很糟糕的罪名,怕所有人看你笑话,说你家孩子笨。

中国教育大环境有个误区,特别容易用聪明和笨来形容一个孩子,一旦有些孩子感觉学也学不进去的时候,索性就放弃了。

他害怕别人笑话他笨,选择彻底不学习,玩游戏,以为考不好不是笨,而是我压根就没学习,这样听起来好听一些,至少保全了面子,假如学了半天,结果考不好,就会有羞耻感,这种羞耻感来自于社会大环境,给人定义的聪明和笨。

这就是一个合理化,学习不好不是自己笨,而是没有勤奋。

还有很多人,赚钱的能力不够,索性不赚钱了。

天天很勤奋的赚钱,赚不到,怕别人笑话没有能力,索性养花、喝茶、弹古筝去了。

每天表现的很清高,与世俗环境不接触,认为清贫一点没关系,不是我赚不到钱,是因为钱充满了铜臭味,压根就看不上它。

这就是用清高把赚钱的能力不够,合理化了。

有更多的财富是一股最大的一能量,当一个人钱越来越多的时候,内心是非常喜悦的,可以帮我们实现个人价值。

第六、躯体化。

人在经历某冲突的时候,因为无法面对痛苦,身体出现一些症状替我们受伤了,叫躯体化。

比如婆婆和儿媳妇吵架,儿媳妇骂婆婆很难听,婆婆听不下去了,就突然晕倒了,为什么晕倒,这就是躯体化,婆婆透过身体的晕倒来避免了儿媳妇的攻击。

儿媳妇的话太难听了,她听了内心就会受伤,为了避免心灵受伤,就让身体受伤了,出现了躯体化的行为。

为什么叫心灵防御机制,心灵的面具就是来保护我们的心灵不受伤的

第七、被动攻击

一个人攻击性不够的时候采取的一种防御行为。

因为触犯了自己的利益,和同事吵架,嘴巴慢,反应不过来,又说不出狠话,不会怼回去,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被动攻击。

以后再和同事的相处中,就会不自觉的耷拉下脸来,用情绪向他表示攻击。

孩子写作业磨蹭,很多时候就是被动攻击。

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总也完不成,孩子就有情绪,但是老师的话又不得不听,只能拖延着不写,最后一刻草草了事。

每个妈妈都要学会识别孩子的防御机制,当他用拖延、磨蹭这样被动攻击来防御的时候,你就应该明白,你的孩子在学习上或者某件事情上,已经遇到阻碍了,有困惑了,你必须帮他清除掉,而不是逼着他去写作业,要理顺他的情绪,调动他能够主动写作业的热情,所有的磨蹭、拖延都是被动攻击。

使用被动攻击的人,他们内心不够强大,没有办法对别人提意见,没有办法主动拒绝别人,也没有办法对自己好,所以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不敢反抗,又不是他们心甘情愿愿意做的,只能用拖延、磨蹭、不回应等这些被动攻击的方式去对待对方。

二、防御机制的升华。

升华是一种好的防御机制。

比如一个人攻击性太强了,体内的洪荒之力太强大,就容易打架斗殴、暴躁、发脾气。

一个攻击性强的人,可以升华成当警察,有了正义感,去保家卫国。如果没有当警察,过强的攻击性有可能去打架斗殴,或者暴力的对待自己。

升华的防御机制,能够把我们的缺点升华成优点和优势。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没有缺点,没有优点,只有特点。

当我们明白了升华防御机制以后,每个人都可以自信满满,所有你自认为缺点的地方都可以成为你的优点和优势。

防御机制就是潜意识保护我们心灵不受伤害的屏障,不受意识控制,是自动发生的一种心灵防御面具。

防御机制通常有:投射、理想化、退行、反向行成、合理化、被动攻击等等方式。

这个世界上,没有全是缺点的人,也没有全是优点的人,当我们把自己的防御机制升华以后,那些曾经的缺点或优点就会变成我们的特点和优势。

了解防御机制,了解自己

      人在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选择,有选择就会有冲突,有冲突就会有对应的焦虑,适度的焦虑会唤醒我们的自我警惕,去发现已经存在在内部和外部的危险。

      但是当自我把焦虑当成一种危险和不愉快的信号时,为了应对焦虑,避免自我受到打击,就会形成防御机制,这是一种在潜意识层面上运作的,对现实的否定或扭曲,最终结果是为了保持自身内部的相对平衡状态。我们常用的防御机制有以下几种:

    1、压抑。弗洛伊德认为最重要的防御机制之一,是一种将不被允许的欲望和动机驱逐进潜意识的过程。比如我们会对过去发生的不愉快的事选择性遗忘让我们感到尴尬的情节。 

      压抑可以让机体暂时免于威胁,但是被压抑的情绪仍然存在,后期会以其他的方式表现出来。

    2、投射。这是一种自我欺骗的防御机制,是将自己的不为社会接受的欲望转嫁给他人,从而降低自己的焦虑感,消除内心的罪恶感。最常见的潜台词是“不是我,是他。”

    3、转移或置换。将敌意反抗等强烈的情感,从引起这种情感的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具有较少威胁的对象身上。比如:在单位被老板批评了一顿,心理很不痛快,但又不能打老板,回家冲着妻儿发火或者打了儿子。

    4、反向。将不合乎自己态度的感受用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有时还会表现出过分夸大或者相反的举动。例如:明明很讨厌一个人,但是因为与他为敌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有时候还会很客气滴对待他。

      5、合理化。当我们达不成目的时便予以否认,为了提高我们当前状态的意义和价值,让自己心安理得。常见的“酸葡萄机制”、“甜柠檬机制”。

      6、升华。精神分析认为人的本能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是如果按照本能的样子没有约束地表现出来,又是不被承认和接受的,那么怎么处理?换个方式吧。比如:将这种力量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这样的方式既宣泄了能量,又为社会所认可。

      尽管这些态度略带消极,但实际上是我们人体意识上的一个自我调整机制,他可以让个体适应外界的威胁,保持自身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协调统一。

心理防御机制有八种,分别是否认、潜抑、投射、反向作用、转移、抵消、合理化、升华。

1、否认,是指一种拒绝承认现实的某些方面,借以减轻焦虑和痛苦的心理防御机制。

2、潜抑,指一个人能被社会或自己意识所接受的欲望、情感和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使自己意识不到,而使内心保持“纯洁”、“安宁”。

3、投射,指一个人把自己的过失归咎于他人,或者将自己内心那些不能为社会规范或自我良心所接受的感觉、欲望、意念等放到别人身上,以掩饰自己,逃避或减轻内心的焦虑与痛苦。

4、反向作用,指一个人表现与自己的欲望、动机、观念等截然相反的矫枉过正式的态度和行为,以减少焦虑,维护安宁。

5、转移,指一个人把对某一对象的欲望、情感或行为意向不自觉地转向其他对象上去,以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

6、抵消,指一个人以象征性的动作、语言和行为,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以弥补内心的愧疚。

7、合理化,指一个人给自己的行为或处境寻找能为自我和社会认可的理由的做法。

8、升华,指一个人将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导向人们所接受、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上面来。健康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40880.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