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恶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说?

恶来是秦国的祖先,在殷商猛将之中排名第一,曾单人杀死过兕兽,因此名扬天下。恶来出战之时,以此兕兽皮为甲,将领兵丁无不侧目,无人敢敌。后又坑捕一兕兽,训练良久,竟然能伺而骑之,一时盛传。

当时为了提振士气,向各方国炫耀殷商的武力,纣王重启了斗虎表演,恶来最初便是这一表演赛的主角。

“戏”这个词,最早起于商代,甲骨文的“戏”字,是由一只狗、一只老虎和一个凳子构成的,意为搏兽表演,而所有表演中,难度系数最高、最有看头的,则是搏虎表演,而这种搏虎表演,自从武丁老后,已经有100多年没有再举行过了,因此对纣王来说,这种表演有着极为重要的政治意义。

恶来的斗虎表演总会在纣王召集诸侯时上场,在众人的惊叹声中,恶来会将累的气息奄奄的老虎徒手撕裂,全场的气氛一时达到高潮,而就在这时,另外一只老虎被放了进来,众人都为恶来捏了一把汗,那只老虎也开始绕开正前方,准备进攻。往往在这个时候,场上突然多出一个人来,并最终挡在恶来前面,这个人便是纣王。

与恶来不同的是,纣王本人长得极为英俊,并武力过人,在整个殷商可以徒手博虎的人中,只有他们两个。因此,他们俩除了普通的君臣关系外,还有一种英雄相惜的“戏友”身份。如果说帝辛只有一个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的话,这个人肯定是恶来,因为在老虎面前,他们俩是平等的,这是只属于他们俩的圈子。

后世多有传言,说恶来善于诋毁他人,喜进谗言,而且纣王一般都是听之信之,传言为传言,但帝辛因为“戏友”身份,将恶来视为最可信任的朋友,倒是真的,恶来的话和意见,能听则听,能依则依。

纣王身死之后,恶来心痛如割,本意率兵杀到西岐,与吕尚等人较个高低,后被东皇太一附灵的周公赶到,将其擒获,杀死示众。

意思是:古时候的恶来。

这句话是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曹操称赞典韦的话,典韦擅使两枝铁戟,重八十斤。曾经为朋友报仇杀人,提着仇人首级经过闹市,数百人不敢近。

因驱猛虎过涧,被奉命寻找人才的夏侯惇认为是奇才,推荐给曹操,由于可单手举起欲坠的旗杆,被曹操称为“古之恶来”。

恶来是商朝时期商纣王的大臣,飞廉之子,以勇力而闻名,后世对于其勇猛的武艺以及凶猛的面容而进行引用,最著名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之中,曹操对典韦的称赞:“古之恶来”。

扩展资料:

建安二年(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奇袭曹操之营,曹操被杀的措手不及,出战不利,于是率轻骑逃走。典韦在门前奋战,张绣军不能得入。张绣军于是分散从其它门进营。

时典韦部下兵校尚有十余人,皆殊死恶战,无不以一当十。但张绣军先后涌来越聚越多,典韦用长戟左右攻击,一戟击去,便将张绣军十余支矛摧断。

后典韦左右死伤者略尽,典韦本身亦被数十创,双方短兵接战,张绣军想上来活捉他。典韦用双臂挟住两个张绣军将他们杀死,其余的张绣军不敢近前。

典韦又冲上前去突击张绣军,杀死数人,伤势加重,典韦就此怒目大骂而死。张绣军方才敢于向前,割下典韦的头,互相传看,全军又都来看他的躯体。

曹操退住舞阴,闻典韦已死,为之痛哭,招募间谍取回他的尸体,亲自临哭,遣其归葬襄邑,拜其子典满为郎中。

曹操的车架每次经过襄邑,常用中牢的礼仪来祭奠他。曹操追思典韦,拜典满为司马,引为近侍。曹丕即王位后,以典满为都尉,赐爵关内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典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恶来

古之恶来所指的恶来是商朝时期的人物,为飞廉的儿子,在古籍的记载之中恶来凭借勇力而出名,不过之后在武王伐纣的时候被周武王所杀。飞廉和恶来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的祖先,秦始皇的第35世祖,秦国第一代国君秦非子的五世祖。也有意思指长期作恶,罪恶昭著且不肯悔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41220.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