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父是什么

仲父的意思是、:古代称父亲的大弟弟。

仲父,汉语词语,拼音是zhòng fù。

解释

1.古代称父亲的大弟。

2.春秋时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

出处

《释名·释亲属》:“父之弟曰仲父……仲父之弟曰叔父。”

《荀子·仲尼》:“﹝齐桓公﹞倓然见管仲之能足以托国也……遂立以为仲父。” 杨倞 注:“仲者,夷吾之字;父者,事之如父。”后因用以称管仲。

三国 魏 曹操《善哉行》:“齐桓之霸,赖得仲父。”

晋 陶潜《读山海经》诗之十三:“仲父献诚言,姜公乃见猜。” 逯钦立 校注:“仲父,管仲。”

清 钱谦益《光禄大夫赠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文通铁山王公墓志铭》:“昔者,伊生五就,拜币聘于有莘;仲父一匡,谢沟渎于堂阜。”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野夫食毕,言:‘欲见相君仲父。’”

3.用于帝王对宰相重臣的尊称

《史记·吕不韦列传》:“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 张守节 正义:“仲,中也,次父也。盖效齐桓公以管仲为仲父。”

汉 刘向《说苑·正谏》:“(秦始皇)乃立焦(茅焦)为仲父,爵之为上卿。”

《晋书·王导传》:“时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导为政务在清静,每劝帝克己励节,匡主宁邦。於是尤见委杖,情好日隆,朝野倾心,号为‘仲父’。”

4.指孔丘:丘字仲尼,故称。

《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钻仲父之遗训,览老氏之要言。” 李善 注:“仲父,仲尼也。”

仲父的意思是父亲的大弟,仲父也是春秋时齐桓公对管仲的尊称。“仲父”出处《释名·释亲属》:“父之弟曰仲父……仲父之弟曰叔父。”;《荀子·仲尼》:“﹝齐桓公﹞倓然见管仲之能足以托国也……遂立以为仲父。” 杨倞 注:“仲者,夷吾之字;父者,事之如父。”后用以称管仲。

仲父即管仲。仲父是齐桓公对他的尊称。管仲辅佐齐桓公创立了霸业。管仲是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他处的时代正是列国并峙,互相征战不休。当时在黄河下游比较活跃的大国有齐、鲁、郑、宋、卫;小国有邢、遂、谭、纪、杞。大国又分两派,一派是郑、齐、鲁,一派是宋、卫。小国也附属在各个大国一边。两派的力量以郑、齐、鲁最强。由于郑国发生内乱,渐渐中衰,齐国慢慢强大,逐渐成了各国的霸主。

管仲是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其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尊王攘夷,使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很尊敬他,由于其名仲,因此以“仲父”称之,意为“仅次于父亲的人”。中国古代兄长之间以“伯、仲、季”排行,老大称“伯”,老二叫“仲”。《说文·人部》:“伯,长也。”“仲,中也。”后来指月份也有“仲季”之说。所谓“仲父”就是仅次于父亲的人

意思:仲父在古代的意思为父亲的大弟。本来“仲”字代表兄弟排行的次序,故有“伯仲叔季”之说,仲就是中间的意思,古代父亲的大弟弟就称呼为“仲父”。

出处:

晋代陶潜《读山海经》诗之十三:仲父献诚言,姜公乃见猜。意思是管仲临终肺腑语,桓公到底没听从。

秦始皇的仲父为吕不韦,秦王嬴政继位初期,相国吕不韦摄政。吕不韦于嬴政父亲秦异人有拥立的大功,且吕不韦同样为相执政,于秦实有安邦定国之功,以嬴政的名义上尊号于吕不韦恰如其分,正是仿效齐桓公父事管仲之举,所以吕不韦号称“仲父”。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叔父:

父之次弟称为“仲父”,仲父之弟称为“叔父”,古代可作口头称呼,现在大多用于亲属关系的书面称谓。相反情况下对方则称呼自己为侄子或侄女。

2、季父:

最小的叔叔称“季父”。古代兄弟排行称谓 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45994.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