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谁指挥

淮海战役中涌现了无数英雄,在我亲身经历的追堵孙良诚部的战斗中,有一位英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最后,为了完成任务而牺牲了宝贵的生命。而这位英雄却从不为人所知。他就是江淮军区独立团二营六连副连长董继民。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了。当时我任江淮军区独立团团参谋长兼二营营长。我接受的第一个战斗任务是堵住孙良诚逃往徐州。

提起孙良诚,淮北人民对他并不陌生。孙良诚是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副司令兼一○七军军长,驻扎在宿迁。孙号称八个团,实际上经常活动的只有四个团。我们的部队与他打交道已不是一天两天了。从一年多前我淮支重返淮北的那天起,孙良诚就不断地纠缠我们。但他既不敢强攻,也不放弃对我们的骚扰和追击。虽说他在我们淮支身上并没占到什么大便宜,但牵制了我们部队不少精力和时间。战士们提起孙良诚的疲劳战术就恨得咬牙切齿,早想与他大干一场。

1948年11月12日早晨,独立团驻扎在睢宁县西南大庄一带待命,突然接到上级命令,令我率二营轻装急行军奔赴睢宁县城截住正逃往双沟(敌占区)的孙良诚部,要不惜代价完成任务。

二营受命后,早饭未吃完,半小时内就集合队员,副连长董继民同志则带领着六连早已出发了。在不久前的一个战斗中,董继民曾负了伤,此时,刚伤愈归队不久。我们的骑兵侦察员早已驰向睢城方向。经过3个小时的急行军抵达朱集朱楼以南,这时,遇到我团的侦察骑兵报称:孙的先头部队已出了睢城,正沿公路而逃。当时我考虑到在睢城附近截住敌人已经不可能了,便当即命令二营直插大王集方向。从地图上推算,敌我行程差不多,凭一向有飞毛腿之称的六连必定可以赶在敌人前面,截住逃往双沟的敌人。时间是决定战斗胜败的关键。

下午3点钟,终于在距敌占区20里处的大小王集,六连追上了敌人,并赶在了敌人之前。大王集西边的一片坟地,中间长着几棵光秃秃的小树,附近还有一条狭窄的小河,地形比较理想。董连长立即指挥战士们构筑工事,挖掩体。阵地靠近公路,必须封锁公路,董连长又迅速安排兵力把公路封锁的严严实实,只等敌人的到来了。

有的战士的掩体还未完成,便发现铺天盖地的敌人大队人马已蜿蜒而至。此时我部队只有六连一个连的兵力,大部队还未赶到,而敌人有一个师和一个军部,整整5800余人。敌人到了大小王集,发现逃跑的道路已被我军封锁,便以两个营的兵力向我军发动了凶猛的进攻。自古有“穷寇毋追”之说,可以想象被挡住了逃路的敌人进攻是何等的猛烈。由于敌我兵力极为悬殊,战斗从一开始就打得非常激烈。

身为一连之长的董继民深知肩上的任务重大。由于大部队还未赶到,此地离敌占区只有20里路,稍一松懈,敌人就可能逃掉,完成任务就成泡影,而此时,敌我力量悬殊,时间紧迫,二营能否完成上级交给的作战任务,就全看六连的了。

在敌人的第一次进攻中,一颗子弹击中了董继民的左肩,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军衣。为了指挥战斗,他撑持着站起来,一手继续拿枪射向敌人,一边大声喊道:“打!打!”在他的指挥下,全连战士以猛烈的火力对敌射击,把敌人压在公路边的地沟里一时无法前进。急于逃(下转75页)(上接50页)命的敌人在绝望中猖狂了,又以两个连的兵力发起了更猛烈的攻击。在打退敌人的这次进攻中,董继民又一次负伤了,但他仍坚持着不倒下去。他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倒下去,一定要坚持住。六连,铁打的六连,打过多少硬仗,啃过多少硬骨头,从来没有完不成任务的记录,这一次,也一定要坚持到大部队的到来。他一次又一次地满身鲜血的站起来,坚持着指挥战斗,拚命地向敌人射击。第三次负伤,董继民已生命垂危。英雄的血还能流多久!他最终还是倒下了。

这时候,二营副营长张治玲同志及时率后续部队赶到(张后来也在此次战斗中负伤)。处于弥留中的董继民竟又奇迹般地睁开眼睛,用生命中最后一点力气断断续续向张营长汇报了战况及敌人兵力的部署情况,才放心地闭上了眼睛。由于董继民所率领连队的英勇作战拖住了敌人,给我军赢得了时间,为战斗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下午四点多钟,独立团大部队赶到,从西、南两面包围了敌人。下午五时许,我华野五师在师长姚运良的率领下从宿迁赶到,于黄昏前把敌人包围得如铁桶一般,此时的孙良诚可谓是插翅难逃。这样相持到夜里11点多钟,孙良诚亲自乘汽车到五师师部,要求起义,被我军断然拒绝。1948年11月13日夜11点40分,孙良诚率一○七军军部及一个师向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投诚。

淮海战役国军总指挥是刘峙。

刘峙是江西吉安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甚为得到蒋介石赏识,民国江西五上将之一。

素有北伐战争中的“福将”、中原大战中的“常胜将军”、抗日战争中的“长腿将军”和国共内战中的“猪将军”之称。

1948年被任为徐州剿共总司令,被解放军全线击败。1954年到台湾,至1971年病逝。

扩展资料: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以徐州为中心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淮海战役

粟裕指挥的淮海战役。

后半生一直忍辱负重的粟裕到了晚年,终于忍不住说出了一句埋藏在心底的话:“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粟裕在政治上一向低调,两让司令,一辞元帅,这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典型的中国特色。

其实不仅粟裕明白,明眼人谁都清楚,这司令,这元帅,粟裕都是最合适的人选。张鼎丞是位好同志,资格也比粟裕老,可是却不是华中军区司令员的合适人选。粟裕之所以要把司令让给这位老首长,主要还是从摆平关系考虑,他毕竟是生活在论资排辈的中国。

至于坚持让陈毅做挂名的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也绝不是自己不能胜任;或说是怕许世友、宋时轮、陈士榘等人不听招呼,粟司令到哪不是八面威风?能打胜仗就能服众,就有威望。

粟裕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期间指挥的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调动起华东野战军的几十万人马得心应手,谁人不敬,谁个不服?即使是中原野战军的将领,对粟裕也是钦佩不已。

中野虎将、六纵司令员王近山就说过,论打仗他最敬佩两个人,一个是粟裕,一个是陈赓。粟裕挽留陈毅,说“华野离不开陈军长”,还是从政治上考虑得多一些。有老资格的张鼎丞、陈毅在上面罩着,许多事还是要好办些。

张鼎丞老成忠厚,对粟裕是全力支持。因为有中央军委责令粟裕负责战役指挥的“尚方宝剑”,陈毅这个司令员其实就是个政委的角色。粟裕当年两让司令从军事的角度上看无疑是正确的,但后来在政治上却显示出极其不利的一面。

一辞元帅也是这样,中国人往往重“名”不重“实”,谁官大谁就有本事,谁军衔高谁就是军事家。陈毅再不会打仗,可人家是元帅,就理所当然是军事家。中国的事,真是很有意思---挂羊头卖狗肉的生意格外兴隆,从上到下,从庙堂到草根,到处都是。

淮海战役说是中央军委指挥的,说是第一阶段都打完了黄伯韬兵团十二万人马都接近吃掉了才成立的总前委指挥的,名义上都对。可是实际上呢?当然是粟裕指挥的。

有人说粟裕提出要打的只是“小淮海”,那是他对战争规律一无所知。打仗如同下棋,走一步看三步,战场形势瞬息万变, “病万变,药亦万变”,要不断对药方进行调整、修改、充实和完善。

华东野战军是淮海战役的绝对主力,中原野战军用刘伯承元帅(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元帅)的话来说,只是个偏师;若没有华东野战军几个纵队特别是特种兵纵队也就是炮纵的支援,中原野战军即使打光了也拿不下黄维兵团。

当然!这也不是在这之前就伤了元气的中原野战军的责任,这“千里跃进大别山”究竟是妙笔还是败笔军史界至今还有争议。粟裕对国民党中央军与杂牌军、蒋系与桂系之间的矛盾看得比毛泽东清楚得多。

粟裕的一生是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一生。他光明磊落的性格促使他不媚上、不迎合、不讲违心的话、不做违心的事。他的坎坷命运,是一个正直的人生活在矛盾复杂的中国的必然结局。在晚年,他终于说出 “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的真相,是在搬去压在自己心上的一块大石头;他以说真话坦然离开这个世界,为自己辉煌壮丽的生命又增添了充满人性的一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46220.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