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对称才是美?

对称通常是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个点、直线或平面而言,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在数学中,常把某些具有关联或对立的概念也当做对称。当美和对称紧密相连时,“对称美”便成了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称美”是一个涉足很广的话题,在艺术和自然两方面都意义重大,而数学是它的根本形成依据。

对称本身就是一种和谐、一种美。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对于各式各样物体的外形,我们经常可以碰到完美匀称的例子:螺旋对称的植物,在旋转到某一个角度后,沿轴平移可以和自己的初始位置重合;树叶沿茎秆呈螺旋状排列,向四面八方伸展,不致彼此遮挡为生存所必需的阳光。它们引起人们的注意,令人赏心悦目。

每一朵花,每一只蝴蝶,每一枚贝壳都使人着迷;蜂房的建筑艺术,向日葵上种子的排列,以及植物茎上叶子的螺旋状排列都令我们惊讶。仔细的观察表明,对称性蕴涵在上述各种事例之中,它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表现形式,是大自然的基础形式之一。

“对称”在生物学上指生物体在对应的部位上有相同的构造,分两侧对称(如蝴蝶),辐射对称(放射虫、太阳虫等)。我国最早记载的雪花是六角星形的。其实,雪花形状千奇百怪,但又万变不离其宗(六角形),它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

花朵具有旋转对称的特征。花朵绕花心旋转至适当位置,每一花瓣会占据它相邻花瓣原来的位置,花朵就自相重合。旋转时达到自相重合的最小角称为元角。这些元角根据花的不同品种而呈现不同角度。例如梅花为72°,水仙花为60°。

很多植物是螺旋对称的,即旋转某一个角度后,沿轴平移可以和自己的初始位置重合。树叶沿茎秆呈螺旋状排列,向四面八方伸展,不致彼此遮挡为生存所必需的阳光。这种有趣的现象叫叶序。向日葵的花序或者松球鳞片的螺线形排列是叶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俄国学者费多洛夫说“晶体闪烁对称的光辉”,难怪在童话故事中,奇妙的宝石总是交织着温馨的幻境,精美绝伦,雍容华贵。在国王的王冠上,宝石也以其熠熠光彩向世人展现出经久不衰的魅力。

人具有独一无二的对称美,所以人们往往又以是否符合“对称性”来审视大自然,并且创造了许多具有美感的“对称性”艺术品,例如服饰、雕塑和建筑物。

我们说对称性对于人而言,不仅仅是外在的美,也是健康和生存的需要。如果人只有一只眼睛,那么所看到的视野不仅会缩小,对目标距离的判断不精确,而且对物体形状的认知也会发生扭曲;如果一只耳朵失聪,对声源的定位就会不准确。那些靠听觉在野外生存的动物,一旦失去了声源的定位能力,就意味着生命随时会受到威胁。对于花朵,如果花冠的发育失去对称性,雄蕊就会失去受粉能力,从而导致物种的绝灭。

亚里士多德说:虽然数学没有明显地提到善和美,但善和美也不能和数学完全分离。因为美的主要形式就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这些正是数学所研究的原则。

我们应该努力去发现对称美,探索对称美。就像一位物理学家所说:如果一个理论它是美的,那它一定是个真理。

对称美也给科学家们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利用对其的研究,他们可以进一步认识生命活动的本质,发现更多存在于自然界的美。

对美感有两种感觉:一种是对称美,另一种是不对称美。

区别如下:

区别一:

从视觉及物体方面来看:

人的形体是对称的,设想一个人少一只眼、或嘴歪在一边,那一定被认为不是很美的。人类对对称的偏爱不难理解,英国诗人布莱克曾说对称是一种美,诗人们寻找韵律的对仗和整齐的叠句,正是出于对诗歌形式美的追求。

区别二:

从方向来看:

对称是混乱世界里的一个路标,但过多的对称会让人厌倦。很久以来,绝大多数人已不再生活在原始森林里,而是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人工化的世界里。这个世界不再杂乱无章,而是井井有条:林荫大道、屋前的花园、卧室里的布置,还有桥上的栏杆等等,视线所及,无不是对称的影子。

区别三:

从形式上来看:

认为“对称是自然和多样化的敌人”,并支持打破古典主义的模式,倡导浪漫主义运动。艺术家们很早就意识到过多的对称形式所隐含的危机。

比如:柱子不是直立的,而是向里有些倾斜。有时,对称性或者平衡性的某种破坏,哪怕是微小破坏,也会带来不可思议的美妙结果。

区别四:

从物质形态来看:

对称性反映了不同物质形态在运动中的共性,但是,只有对称性被破坏才能显示出各自的特性。这正如建筑一样,只有对称而没有对称性的破坏,建筑物看上去虽然很规则,但同时却一定会显得非常单调和呆板。只有基本上对称但又不完全对称才能构成美的建筑。

区别五:

从结论方面来看:

对称美和不对称美其实美的本元都是一样的,是人类潜意识对万维宇宙的回归映射。对称反映万维宇宙“无”的特征,它是一种圆满美;不对称反映单元宇宙的生命之力,不同就说明有生机,是生命个体的差异美。

追求是差异追求,即追求不同的生活方式,没有人对自己的生活全部满意,一直是尝试改善生活,所谓改善就是追求新的生活。

对称中包含了有不对称的差异,不对称中又有对称的影子,对称与不对称的奇妙变换,就是单元宇宙残缺的对称美。

四四方方一座城,东西南北分得清,对称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早发现的美。对称美在中国建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

一、对称美的历史背景

中国建筑对称之美的产生主要是原因在混凝土出现之前,中国的房子大部分是砖木结构,这种砖木结构房子的墙体是用来承重的,为了达到受力平衡,墙体的建筑就要求对称,而四方形是最好的对称状态,因此房子要建方正。而在墙体受力不均匀的状态下,砖木结构的房子是建不起来的,如果建起来也很容易倒塌。所以从古至今的建筑都讲究对称美,这样既牢固又美观!二、古建筑中的中轴线

古代建筑中都城、宫殿建筑群、佛寺建筑群、普通人家的四合院,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有一条中轴线,而且是南北方向的中轴线。中国从古至今都在意对称美,可以从我们中国的名字说起,中字其实就像一个围墙围绕的建筑群中间有一条中轴线,因此,可以看出来对称美是自古以来中国的一种文化传承。三、中轴线的来历

为什么我们叫中国,然后又这么爱中轴线呢?这和我们中华文明的特质有关。我们是一个农业国家,对于农业文明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时间。掌握了时间就可以进入农业文明,这样就可以按时去收获,远古时候的人类在地球上是怎样读出时间的呢?中国古人测时间是用立表测影来进行的。测量这件事通常是由王来主持的,他的标准动作通常就是坐北朝南,观南中天,久而久之王的主要朝向就变成了坐北朝南,所以建筑群里,重要的建筑都是坐北朝南的,把这些最重要的建筑用线连起来就得到了中轴线。 古语有云,“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里里外外皆均衡妥帖,方为“美”。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追求着造物里的对称美,从皇城宫苑到普通民宅,从群体建筑的规划到一户一室的布局,从亭台楼阁到轩榭廊舫……我们处处都可见中式对称的影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47717.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