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打击“三桓”的“堕三都”为什么能得到“三桓”的支持?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西周的“天子、诸侯、大夫、士”的分封等级制度开始解体。天子的实权被各国诸侯瓜分,引发了诸侯争霸。而在争霸过程中,崛起的大夫逐渐架空诸侯国君,鲁国的“三桓”大夫就是大夫崛起的代表。

因为“三桓”大夫必须要待在国都曲阜控制国政,所以不得不把包括“三都”在内的大部分封地与自家军队交给家臣(士)管理。久而久之,这些家臣在实际上就逐渐控制了“三桓”大夫的“三都”和大部分军队,势力越发膨胀。

到了春秋末年,家臣(士)逐渐架空了大夫。鲁定公六年(前504年),季孙氏家臣阳虎不仅控制了季孙氏,还通过季孙氏控制了鲁国的实权。虽然阳虎后来被驱逐,但家臣过大的势力已经成为“三桓”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就在这时,孔子提出了“堕三都”计划。“堕三都”虽然会打击“三桓”,但更会打击那些控制“三都”、无视“三桓”家主的家臣们。所以“三桓”决定支持孔子“堕三都”。而“三桓”大夫的支持也是“堕三都”计划前期进展顺利的主要原因。

经过一番努力,季孙氏的费邑、叔孙氏的郈邑都被孔子堕除,只剩下了孟孙氏的郕邑,“三桓”那些不受控制的家臣势力也清洗地差不多了。于是“三桓”决定取消对孔子的支持,最终导致“堕三都”功亏一篑。

“三桓”分鲁

到了春秋中后期,许多诸侯国宗室逐步衰落,卿大夫的势力崛起。

在连年争霸中,有的卿大夫才能出众,逐渐掌握了国家的军政大权,再加上井田制的瓦解,卿大夫们千方百计的与宗室争夺土地和人民,诸侯王军政大权旁落,大夫专权的局面频繁出现,而据最具代表的是鲁国的”三桓”分鲁。

”三桓”指的是鲁桓公后代三个强大的家族:孟孙、叔孙,季孙,鲁桓公有4个儿子,长子继承王位,就是鲁庄公。鲁庄公弟弟庆父排行第二,为仲氏、仲孙氏;叔牙排第三;公子友排第四。

鲁庄公末年庆父和庄公的夫人哀姜私通,勾结叔牙,谋夺君位。公子友毒杀了叔牙,立叔牙的儿子公孙兹为他的后代,以叔孙为氏,庆父连接弑杀了庄公继位的儿子班、公子开。公子友依齐桓公支持,拥立公子申,也就是鲁僖公,杀了庆父,然后由庆父的儿子公孙敖为他的后代。因为庆父接连弑杀了两位国君,公孙敖认为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为是非常耻辱的,就改以孟孙为氏,而公子友的那一支成为计季孙氏,这就是”三桓”名称的由来。

”三桓”能够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是因为他们拥有杰出的政治家和注意笼络人心,季文子自己以上卿的身份辅佐鲁国君治理国家,并且经历了宣公、成公两个朝代,是一个非常有名望的老臣。虽然季文子有地位有家财,但家中的妻妾不穿名贵的衣服、马匹不用粮食喂养,非常节俭。可是他把食物和衣服纷纷给封地内挨饿受冻的民众,用这种手段笼络人心。另外在他执政时,对兵制实行了改革,加强的鲁军的实力。

”三桓”不仅在政治上扩大势力,在经济上也不断扩展,以至于公室的井田收入日益减少,鲁宣公的时候只能实行“初税田”,承认私田的合法性,不论公私田一律收税,这就加快了鲁国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私田的发展,使得”三桓”的力量更加壮大。

到了鲁襄公的时候,”三桓”把鲁国公室的军队一分为三,各自执掌一支,鲁国公室由于实力对比明显处于劣势,只好听之任之。“三分公室”之后,”三桓”都进行了改革,采用子弟兵制或征收兵赋。在鲁昭公时,”三桓”又“四分公室”:季孙氏独占2/4,孟孙、叔孙各占1/4,他们都采取在所辖范围内征收兵赋的办法,从此公室丧失了全部军队和征兵赋的权力。

孔子曾经试图改变卿大于公的局面,但是在三桓强大的实力面前,无法成功,最终被赶出鲁国。鲁国末年,三桓强盛而公室微弱如同小侯。

鲁穆公元年(公元前415年),鲁国实行改革,任命博士公仪休为鲁相,遂渐从三桓手中收回政权,国政开始奉法循理,摆脱了三桓专政的问题,重新确立了鲁公室的权威。季氏据其封邑费、卞、东野成为独立小国(费国),而孟氏的封邑成、叔孙氏的封邑郈,都已被齐国攻陷。三桓就此退出了鲁国的权力中心。

”三桓”的实力确实远大于国君,但是三桓之间也一直没有停止争斗,内耗不断,因此“三桓”虽然不少名臣良相,兢兢业业做事,但是换来的却是鲁国从西周时期的宗邦强藩,变成春秋战国时候日渐衰弱的撮尔小国。正是因为三桓的争权夺利,尤其是三桓与公室之间几乎没有停止的争斗,导致鲁国在内耗中日渐衰微,最终归于败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49407.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