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是“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疑问代词(何、安、谁、奚等)作宾语时,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

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

一、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二、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作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三、介词宾语提前:

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四、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五、宾语前置总结 :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

宾语前置的标志: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但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句子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毋、莫”等否定词表示。例如:①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自哀”应理解为“哀自(哀叹自己)”。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秋水》)“莫己若”应理解为“莫若己”。

二、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一般要前置。例如: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拿什么)”。②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何以”应理解为“以何”。

三、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例如:①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何罪之有”应理解为“有何罪”。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全句应理解为“不解句读,不解惑”。

四、陈述句中为了强调宾语,通常介词(以、与等)宾语前置。例如:①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一以当十”应理解为“以一当十”。②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五、陈述句中中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宾语有时也需要前置。例如:①亚父南向坐。(《鸿门宴》“南向”应理解为“面向南”。②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东面而视”应理解为“视东面”。

六、“相”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①杂然相许。(《愚公移山》)“相”代“他”(愚公),作“许”的宾语。②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相”代“婆婆”,作“扶将”的宾语。

七、“见”―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见”代“刘兰芝”作“丁宁”的宾语。②慈父见背。(《陈情表》)“见”代“李密”作“背”的宾语。

八、“自”字解释为“自己”时,通常要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例如:①举贤以佐。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九、古典诗词中,有时为了平仄或压韵的需要,往往把宾语提到谓语动词的前面。例如:①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英雄无觅”应理解为“无觅英雄”。②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中原北望”应理解为“北望中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51915.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