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的结构是什么

鼻的结构为上下结构。

一、基础释义:

1、鼻子,人和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和呼吸器官:~子。

2、鼻儿,器物突出带孔的部分:针~儿。门~儿。

3、创始:~祖。

二、详细释义:

1、名词,(会意。从自,从畀(bì),“畀”又兼作声符。“自”是“鼻”的本字,作“自己”用后,另造了“鼻”字。“畀”是给予、付与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本义:鼻子)。

2、同本义。呼吸兼嗅觉的器官鼻,主臭者也。——《说文》

3、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老子》

4、鼻出入气高而有窍,又,鼻者,肺之使。——《白虎通》

5、肤灭鼻。——《易·噬》。虞注:“艮为鼻。”

6、鼻辨芬芳腥臊。——《荀子·荣辱》

7、又如:鼻哂(即嗤之以鼻。轻视、嘲笑的表情);鼻饮(用鼻饮水);鼻准(鼻子的尖端)。又指某些器物上的隆起或孔状部分。

8、如:印鼻;针鼻儿;门鼻儿;鞍鼻初始,发端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方言十三》

鼻的结构:上中下结构

鼻(拼音:bí),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也有人认为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本义指呼吸与嗅觉器官鼻子,古初以“自”为鼻,“自”作“自己”用后,以“畀”为声符另造了“鼻”字。后引申指起始、开端。

鼻的字源演变

形声字。《说文》“从自、畀(bì)”,实为从自、畀声。形旁自为鼻之象形字,表示鼻的本义与自有关。鼻与畀并质部。古初以自为鼻,后乃为造今字。战国古文字中声旁畀有三种字形:一种与象形接近,一种距离略远些,一种距离更大。

《说文》主要依据前两种结构厘定,作图中6字形(许慎的会意结构及畀字从丌、甶声的分析是理据重构)。隶变后楷书作鼻,是小篆的笔势变化。构件丌或作大,没取得主流地位。魏晋及隋唐碑刻中或作其他异体,并俗体。

此字本义即呼吸与嗅觉器官。《易·噬嗑》:“噬肤灭鼻,无咎。”引申指器物上隆起如鼻部分。《周礼·考工记·玉人》:“驵琮七寸,鼻寸有半寸。”此指玉纽。又从本义引申指起始、开端。在扬雄的《方言》一书中记载着:“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人之初生谓之首。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

因此有“鼻祖”一词,也就是创始人的意思。《汉书·扬雄传》:“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汾隅。” 战国玺印文字多用作人名。

甲骨文中有类“鼻”字形之文字   ,其义暂无可考。

鼻子,通常是由外鼻、鼻腔和鼻窦3部分所组成。

1.外鼻由鼻骨、鼻软骨和软组织够成。外鼻突出于面部,容易受到外伤。鼻尖与鼻翼软组织与皮肤粘连甚紧,如果发炎则很疼痛,也是痤疮、酒渣鼻的好发部位。外鼻的静脉血汇流海绵窦,如炎症处理不当,可引起海绵窦血检性静脉炎等并发症。

2.鼻腔的前部称鼻前庭,有鼻毛,并富有汗腺和皮脂腺,易生疖。鼻腔的顶部是颅前窝底部一部分,较薄,与硬脑膜相连甚紧,有嗅神经通过。鼻的内侧为鼻中隔,其下前方有丰富的血管网,鼻腔外侧壁表面不规则,有3个垂向下方的突出部,分别称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各鼻甲的下方的空隙称为鼻道,即上、中、下鼻道。鼻甲内侧与鼻中隔之间的空隙称总鼻道。在下鼻道有鼻泪管开口,在中鼻道有额窦、前筛窦及上颌窦开口,在上鼻道有后筛窦和蝶窦的开口。

3.鼻窦有4对,即额窦、筛窦、上颌窦及蝶窦。

(1)额窦:位于额骨的下部,后壁为一薄骨板与颅前窝相隔,底壁相当于眼眶的内上角,甚薄。发生急性额窦炎时,此处有明显的压痛。

(2)筛窦:位于眼眶与鼻腔外上方之间的筛骨内,由极薄的小骨板组成蜂窝状小气房,分前后组。其外侧面与眼眶的内侧面为纸样板,菲薄如纸,所以筛窦或眼眶炎症可互相感染。

(3)上颌窦:居于上颌骨体内,为鼻窦最大的一对,其平均容量约13毫升。上颌窦的开口位置较高,不利于引流,所以比其他的窦易发炎。

(4)蝶窦:位于鼻腔后上方蝶骨体内,其顶、外、后壁均借骨板与颅中窝及颅后窝相隔,与眶尖关系密切,所以蝶窦炎时可引起视神经病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52104.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