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萧墙的典故

祸起萧墙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huò qǐ xiāo qiáng,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也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出自《论语·季氏》。萧墙指古代宫室用以区隔内外的当门小墙。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zhuān)臾。冉有、季路(两人是孔子的弟子,也是季氏的臣子)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祸起萧墙(拼音:huò qǐ xiāo qiá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论语·季氏》。那么祸起萧墙的典故是什么呢?

祸起萧墙的典故是什么

1、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也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出自《论语·季氏》。在中国古代官府的内宅,进门一般有面影壁墙,这面墙就是常说的"萧墙","祸起萧墙"就是指祸乱产生于家中,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

2、萧墙的正面都冠冕堂皇地写着"福"字,或者绘有山水松鹤的吉祥图案。但在背面却绘有一只面目狰狞、张牙舞爪、形似麒麟一样的怪兽,它就是传说中的"犭贪"(音:贪),"犭贪"腾云驾雾,大嘴张开,把八仙的宝物都吞进去,还要贪得无厌地追逐月亮、太阳,最后只能被太阳活活烧死。面向内宅的犭贪,就是家人奴仆们的反面教材,告诫他们要时刻节制贪欲,避免祸起萧墙的悲剧。

关于祸起萧墙的典故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52184.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