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常用杏林春满和欲满杏林等来赞扬什么?

杏林春满指人们称颂医术高明的医生,也经常用“杏林春满”或“誉满杏林”,这里有这么个典故:众所周知,“杏林”—词是中医界常用的词汇,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

然而“杏林”一词,典出汉末三国闽籍道医“董奉”。

董奉(220年—280年),又名董平,字君异,号拔墘,候官县董墘村(今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龙田村)人,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生。少年学医,信奉道教。年青时,曾任候官县小吏,不久归隐,在其家村后山中,一面练功,一面行医。

董奉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数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春天杏子熟时,董奉便在树下建一草仓储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谷子自行交换。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供给行旅。

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盖源于此。董奉也出行在南方一带行医。有一次到交州(今广东、广西、越南北部一带),恰遇交州太守士燮病危,垂死已3日。董奉把3粒药丸放入病人口中,用水灌下。

稍后,病人手足能动,肤色逐渐转活,半日后即能坐起,4日后能说话,不久病愈。显然这是民间传说,士燮死于公元226年,此时董奉才6、7岁。

由于医术高明,人们把董奉同当时谯郡的华佗、南阳的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晚年到豫章(今江西)庐山下隐居,继续行医。吴天纪四年(280年),董奉逝世。

扩展资料

后世纪念

董奉医术的高明和不求名利、乐善好施的高尚医德被人们传为佳话,千秋流传。人们把他同当时谯郡的华佗、南阳的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后世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称誉医术高尚的医家,唤中医为“杏林”。

据载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医处仍有杏林。董奉死后,人们在庐山上建有董奉馆;在长乐有一座山被称为董奉山;在福州的茶亭街河上村有一座明代的救生堂,均为纪念董奉。《真仙通鉴》载:“奉在人间百年,其颜色常如三十许人。”可见董奉有一套养生之道。

今古槐镇龙田村境内有董奉山,就是后人为纪念董奉改名的。董奉山原名福山,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说福州是“因州西北有福山,故名”。

清乾隆《福州府志》按语说:“福山,今名董峰山,属长乐县”,董峰可能是董奉的谐音。有的说,福州得名的福山,就是董奉山。

今在董奉的老家,古槐镇龙田村与雁堂村交界处,建起了颇具规模的董奉草堂。草堂占地20亩,仿后汉三国时代风格而建,四周遍植杏树,使我们能感受“杏林春暖”千古佳话的意韵。

董奉草堂中的景观有中国长乐中医馆、“杏林望重”大屏风、清代名医陈修园专馆南雅堂、“百草园”以及各种石刻等景点。正厅内立董奉“悬壶济世”半身塑像。

杏林是形容医生的

《三国志·卷四十九》记载了这个典故的来历:相传三国名医董奉,隐居江西庐山期间,对众多慕名而来求医的百姓,从不收取任何费用,但要求被治愈者种植杏树作为纪念,患重病而被治愈者种五株,轻病治愈者种一株。数年后,被他治愈者不计其数,种得杏树数十万株,蔚然成林。董奉在此修身养性,读书看病,很是惬意。杏熟以后,来购买者一律不收钱,只用米交换。一担杏子换一担米,他得了米,就用这些米救济山上山下穷困百姓。董奉死后,庐山的百姓们非常怀念他,就把他的精湛医术和高深医德称之为“誉满杏林”。此后,那些类似董奉的医生也受到了此尊称,相沿至今,久传不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64547.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