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怎样炼成的鲁国外交家

定公十年暨(际)公元前500年,52岁的孔子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弱小的鲁国和强大的齐国之间曾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外交谈判,而孔子也因种种原因被推倒风口浪尖上,那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谈判,在这场谈判中孔子又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最终的结果又如何呢?

上讲讲到孔子在鲁国做了大司寇,他的司法实践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孔子在鲁国做司寇时鲁国的两个强大的邻国发生了一场冲突,鲁国的西边是晋国,北边、东边是齐国。原先晋国很强大,可现在齐国也在大国崛起不服晋国并且主动进攻晋国。鲁定公九年齐国军队攻占了晋国一个叫夷仪的地方,这场发生在另外两个国家的战争对鲁国发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什么?在列国纷争的春秋和战国时代,弱小的国家往往是没有自己的外交的,弱国无外交在那时就已经表现得非常非常突出了,它必须听命于一个能保护它的或说有能力伤害它的国家。你能保护我,我听你的,那你不保护我要不要听你的呢?也听你的。为什么?不听你的你要伤害我呀,以前晋国强大鲁国很简单,奉行一边倒的政策,听你晋国的就行了。现在齐国崛起两国争霸不知听谁的好了。听晋国的你齐国收拾我,听齐国的你晋国收拾我,很为难,双方都要抹平。这时鲁国的外交政策就必须要调整,由一边倒调整为首鼠两端。两边都应付着,那齐国也有它的想法,你鲁国想两边都应付着,既不得罪晋国也想跟我弥补这样的关系,齐国怎么想?我也能接受。为什么?因为我现在真的要完全欺负你把你灭了,可能也没这个力量,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外交手段让你臣服于我,削弱晋国壮大我齐国,晋国的势力范围小了我齐国的势力范围不就大了,也行,反正我现在一时也灭不了你所以齐国也能接受,尤其是齐国认识到鲁国现在已经也在崛起,因为鲁国现在有谁?有孔子啊。所以齐国有个大夫叫犁弥的就跟齐景公说,鲁国用孔子一定会强大起来。鲁国一旦强大起来必定会危害齐国,所以我们一定要早一点为此做好准备。于是齐国主动提出要和鲁国搞一次两国友好会谈。会谈地点在齐国境内但靠近鲁国,这个地方叫夹谷,开个两国会议两国国君要会面友好会谈,要开创两国外交史上的一个新篇章,我们说这是两国都能接受的,所以这个会议前期大家都没意见,会可以开。夹谷这个地方有点特别,怎么特别?以前有个小小的莱国,莱国被齐灵公灭掉后把莱人迁居到夹谷这个地方,莱人是个没多少文化的小国,比较野蛮,比较尚武,比较好斗,齐国为什么把地点选在夹谷?有个想法,希望用莱人来威胁鲁国的国君鲁定公。好了,两国国君定好了要开这次会了,鲁国也同意了,那按说三桓一定要派一个人跟着鲁定公。以前都是这样,只要鲁定公出国参加诸侯会议三桓里面一定派一个人跟着做相,就是辅助他处理相关的礼仪问题和外交问题,三桓是鲁国的三驾马车嘛,你总得有个人陪着他,按理说这次也是三桓里应选一个人去,可三桓三个人集体往后退,都不干都不去。为什么?很简单,因为这次会议是个一边倒的会。齐国强大鲁国弱小,参加这样的会肯定要签一些合同对鲁国不利,肯定丧权辱国嘛。签了这个合同我名声不是搞坏了,所以在国家危难关头三桓怎么样?没一个挺身而出,集体后退,把谁顶到前面去了呢?把孔子顶到前面去了,你去。可以说,鲁定公,鲁国的国君出国访问没有三桓陪同这是第一次。

国家危难关头三桓家族却做起了缩头乌龟,而把孔子推出来当挡箭牌。在即将到来的看不见硝烟的外交战场上,第一次参加外交谈判的孔子能够不辱使命吗?而在当年那场实力悬殊的谈判中又将上演怎样惊心动魄的一幕?

那孔子陪着鲁定公出国访问行不行呢?当然行,为什么?首先,孔子此时是大司寇身份已是上大夫,身份职务合适符合要求,第二,懂得礼仪是礼仪专家,所以两国会盟礼仪方面的问题交给孔子是最合适的。第三,孔子以前去过齐国,跟齐景公打过交道对齐国和齐景公都很了解。确实也是个最佳人选,所以三桓推荐孔子,孔子也当仁不让,你们都不干那我就来吧。对鲁国而言这次孔子辅助鲁定公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没想到齐国人也认为孔子来比较合适,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孔子比较容易对付。齐国大夫梨弥跟齐景公说,孔子嘛就是个读书人,读书大概行搞外交未必行,他是很懂得礼仪可未必懂军事,我们就把这个会盟地点定在夹谷这个地方,然后在会盟的同时我们派附近的莱人,就是这个地方比较野蛮的人。把这些人组织起来让他们包围鲁定公,然后挟持鲁定公逼着他签订合同签订条约,我们就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了。他打着如意算盘,想着孔子这人是书呆子只懂礼仪不懂军事,利用他这一弱点。可是呢我们说梨弥这人显然不了解孔子。孔子曾讲过‘仁者必有勇《论语 宪问第十四》’,谁说孔子不勇敢。而且孔子出身武人世家,父亲叔梁纥就是个武人啊,孔子本人身长9尺6,身材高大武功高强。他教学生六艺,六艺里其中两艺就是射御,那都是武术啊。所以这个梨弥我们说既不了解孔子也不了解孔子的家世,不了解他的家族传统,相反孔子对齐国倒是非常了解。他知道齐国这个齐景公虽是个大国国君但很有流氓无赖之气,而且齐景公手下还有梨弥这样的下流小人,因此和这样的国君会谈一定要有防小人之心。他跟鲁定公说,我们这次去会谈不能仅仅就去外交人员一定要把军队也带去。那个时候周礼有规定,国君出国会谈可以带一定数量的军队。孔子就利用这一点,说一定要把军队带上。‘有文事者必有武备’这是孔子对鲁定公讲的话。鲁定公听从了孔子的劝告,那行,带着左右两个司马,军事长官带着军队一块去的,早有防备。会谈开始,会场设在一个比较开阔的地带,在那里临时搭起一个土台子,土台子有3级台阶,齐景公和鲁定公就在这个土台子上坐着椅子两君会谈,然后各国大夫,外交随从人员都坐在台阶下面,这个礼仪就开始了。先是两个国君见面拱手作揖然后就是献礼。这边刚献完礼正式会谈还没开始,齐国就急不可耐地提出要用当地人的舞蹈来为这次两国国君会面助兴,于是这帮莱人就带着矛戟剑,各种各样的兵器鼓噪而至,直接冲到高台上冲向鲁定公形势很危急。孔子在台下一看到这么个紧急情况也顾不上礼仪,三级台阶两步就跳上去,然后站在这帮鼓噪的拿着刀枪剑戟的莱人面前,把鲁定公挡在身后,保护好鲁定公,这帮莱人本来是想直接冲向鲁定公要把鲁定公给劫持的,突然间这么一个大汉从天而降,孔子身高9尺6寸,一般人的身材根本比不上,相当于现在的姚明一样,所以这帮莱人一下子吓呆了愣住了,然后孔子赶紧对鲁国军队发出指令,上台保护国君,别人都没反应孔子第一个反应过来,反应很快,然后鲁国军队就上来了,形成一个保护圈把鲁定公保护起来,这时孔子回头对齐景公说了一番话。他说,两国国君会面你们却用外族的俘虏来破坏这次会面,来捣乱,难道你齐国这么一个大国之君就用这种手段来对待诸侯吗?你今天这个做法,今天的所作所为是对神灵不祥,对德行的失义,对人的不礼,我不相信你这个大国之君会干出这么下流的事。话说得有理有据有节,我没说是你干的我不相信是你干的。齐景公非常惭愧觉得自己实在是失礼丢人,赶紧挥挥手让一帮莱人下去。这就是孔子的勇敢,齐国一看劫持鲁国国君逼着他签订有利齐国条约的图谋没实现,就在双方最后的条约上齐国又单方面加进去一段话,等于说又加了一个条款,哪个条款呢?合同签完,条约签订以后就提出,只要齐国出国征伐,齐国和其他国家的诸侯打仗,鲁国如果不派300辆兵车跟随那我们就按条约来惩罚。这一条款加进去实际上是把鲁国看成了齐国的附属国,大哥要带兵到外面打仗小弟弟要带着军队跟着,这确实是个不平等条约,但问题在如果此时鲁国要拒绝签订这个条约这次会谈就失败了,因为齐国本来开这次两国国君的会谈的目的就是让你鲁国臣服于我,你本来不是臣服于晋吗,从此以后你也得听我的,目的就是这个。所以你如果不让他这个目的实现这次会谈就失败了。会谈失败后的这个后果鲁国确实是无法承受,这是第一个。第二,即使把这个条约把这个条款加进去鲁国也能接受。为什么?鲁国本来就是个小国,不听大哥的就得听二哥的,不听二哥的就得听大哥的,所以这也是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鲁国心里上也早有这么个预期。但孔子并不觉得我们必须这样做,仅只是老老实实地签订条约,他还要利用这次会谈给鲁国争取更大的利益。所以当齐国加上了这一条款后孔子说,那可以,但我也得加一个条款,现在既然两国友好了,那你必须把以前侵占鲁国的汶阳之地还给鲁国。鲁国以前有个阳货叛乱,阳货叛乱后不是逃到齐国去了吗,他叛乱逃到齐国后给齐国国君的见面礼就是把鲁国靠近齐国边境的一个叫汶阳的地方的土地送给了齐国。齐国当时也就怎么样了呢?收下了。这严重损害两国关系,所以孔子要利用这个机会把这块土地要回来,我签这个条约可以,既然两国友好,你把这个土地还给我。齐景公没办法,那好吧这块土地还给你,所以通过这次会谈鲁国得到了什么齐国得到了什么呢?两国会谈最终成功,双方都要有所得啊,齐国所得的就是鲁国对它的臣服,鲁国不再一边倒地倒向晋国,鲁国也是我齐国的势力范围了,这是齐国外交上的一个成就,所以齐国能接受,鲁国为什么能接受呢?因为齐国如此强大,当然不能跟他对抗,所以成为它的臣服国也是可以接受的,同时鲁国还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收获,把齐国占有的鲁国的汶阳之田收回来了。所以这次鲁国可以说在会谈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齐国取得的这个成那是势在必然,国力在那摆着,鲁国取得这个成就靠什么?有什么凭借,有什么条件,鲁国到底靠什么在这样的双边会谈里取得这样的外交成就呢?就凭一个,孔子。为什么这样说?有三条理由。首先,在会谈之前,为什么齐国愿意用外交手段来解决两国问题呢?就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了鲁国有孔子,鲁国一定会强大,所以有必要举行两国国君的这次会谈。第二点,孔子在这次会盟里我们看得出来,他有理,有礼,针锋相对,挫败了齐国的阴谋,让鲁国在这次会谈里保持了一个弱国很难保持的尊严与体面。还有第三点,因为齐景公认识到了有孔子的鲁国是个不好对付的,是个不能够轻易欺负需要认真对付的的鲁国,,所以他才心甘情愿地把汶阳之田还给鲁国。我们不要以为孔子好像只是个学者,他真的是具有无与伦比的现实政治才干而且有多方面的才能,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他都具有杰出的才能。

孔子在与齐国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中凭借着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全胜而归,而回到鲁国的孔子,命运又将会因这场外交谈判而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到第二年也就是鲁定公十一年孔子的地位再次上升,行摄相事。什么叫行摄相事?孔子原来只是个司法部部长公安部部长,现在他做了宰相的,国相的这样的工作,他没有这个地位没有这个身份,不是相不是执政,但是呢,行摄相事。宰相的,国家的,执政的,很多的事务由孔子具体负责和处理了。当时的鲁国的相,也就是鲁国的执政是季桓子,那孔子行摄相事代表什么?就是协助季桓子辅助季桓子,相当于副相副执政,所以孔子的地位又上升了。可以说这是孔子一辈子做到的最大的官,仕途的顶峰,孔子自己也特别高兴整天脸上喜洋洋的。有个学生就问了孔子一个问题,说老师啊,我听说君子是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啊,祸来了不怕,福来了也不高兴,你怎么整天喜洋洋的呢?这话也是问得没什么水平,老师喜洋洋的你说君子福至不喜,那你要得出什么结论?孔子不是君子啊?这个话讲得对不对我们就不管了,但问题在哪呢?一个人有了很高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权力,如果他想着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来为下层人造福,这难道不是一个值得庆幸,值得高兴的事吗?孔子这时为什么高兴,高兴是他觉得他有权力有地位来为下层人造福了,有了这样的权力这样的方便。他就为鲁国的未来有更好的更多的谋划了,而不是想着我权力大了地位高了,我自己个人得到更多的东西。那孔子对鲁国有什么样的谋划呢?孔子这时真的是对鲁国有一个很大很大的谋划,那就是他要解决鲁国政治一直以来都没解决的问题,就是大夫专权。实际上孔子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也真是碰到了一个很好的时机,就是孔子从夹谷会谈胜利归来不久,这年的秋天鲁国又出了大事,书孙氏的家里出事了,书孙氏家里的采邑叫郈,郈邑。郈邑有人反叛了,反叛者叫什么呢?侯犯。这个郈邑原先的邑宰,就是掌管这个地方的人叫公若藐。书孙氏新继位的宗主叫叔孙武书,叔孙武书不喜欢公若藐,所以他自己当了家长后就想把这个公若藐给换了,怎么换呢?他指使一个叫侯犯的人把公若藐杀了,但没想到侯犯杀了公若藐后他自己做了郈邑之宰,然后又起兵反叛叔孙武书,结果是叔孙武书自己不得不亲自带兵两次到自己的采邑去和侯犯交战,两次交战都没攻下这个地方,最后费了很大的劲用反间计逼迫侯犯逃亡国外,叔孙武书这才把自己的采邑给收回来,本来这是他的地方,然后我让你代我管理,到最后变成你的,然后你还不听我的还反叛我。孔子本来对这样的情况就很反感,现在他要利用这次机会,利用这个借口来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此时他正好当了行摄相事,所以他就提出一个方案,堕(灰,剁,堕落)三都。什么叫堕三都?就是把这三个地方的城墙拆掉。城墙拆了后你就没有什么凭借和中央政府对抗了。

孔子此时虽身为一国宰相看似手握重权,但鲁国的实际大权却掌握在三桓家族手中。孔子这番大张旗鼓的拆城墙运动很有可能得罪三桓家族,孔子为什么要冒这样的风险,在这一计划的背后又有着孔子怎样的政治智慧呢?

孔子提出这样一个建议的时机是把握得非常好的,如果在这以前提出肯定得不到通过,这次为什么能很顺利通过呢?国君同意,三桓也同意,时机好。第一,外部环境好。刚刚跟齐国签订了两国友好协定,互不侵犯,外部环境变得很安全了,所以在国内可以搞一点大动作,不怕动乱,这是一个时机。第二,孔子现在有了这个权力,孔子曾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那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有这个权力就要为鲁国的长治久安尽一份力。这是第二个条件。第三,最重要的第三个条件,由于阳货和侯犯连续叛乱,所以三桓认识到,自己的采邑城墙修得那么牢固,不但不能成为自己的凭借反而成了自己的心腹之患。所以孔子提出堕三都,三桓为什么不反对呢?就是这一时期的特殊情况使三桓有了松动,这才有了这么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孔子想堕三都,最终目的是什么?是‘抑私家 强公室’就是抑制三个大夫家族的权力。把鲁国国君的权力给加强起来,这是他的最终目的。所以他要堕三都鲁定公一定会支持的,三桓为什么会支持?很简单,就是孔子他把自己最后的这个目的给掩盖起来了。他把这次行动分为两步,第一步,抑家臣,强大夫。我把你们家臣都削弱掉,让你们大夫都有权有势,这个目标的背后隐藏着的才是抑大夫,强公室。因为前面有了这么一个目标,三桓就同意了孔子的建议。可以说鲁国在历史上从来有没出现过的政治局面出现了,什么政治局面?鲁国国君和三桓走到了一起,朝一个方向形成了合力。这是孔子通过他自己的政治才能做到的。那这时孔子的大弟子子路已在季氏家做了首席家臣,位置就相当于当年的阳货,所以孔子就把堕三都事情,具体的工作都交给子路来执行。第一个拆掉的城墙是郈,这次进行的很顺利,因为刚刚侯犯叛乱,侯犯逃到国外去了,所以郈这个地方拆去城墙几乎没碰到什么阻碍,很顺利。然后第二步要拆什么呢?季孙氏家的采邑,费的城墙,拆这个城墙就碰到了麻烦而且是很大的麻烦,此时在费做家臣的,盘踞在费这个地方的是谁呢?公山不狃(纽,纽扣),还有一个人,叔孙辄,这两个人。他们一看到鲁国军队跑到郈这个地方把城墙拆了,他们就知道下一步就来拆我们了,先下手为强,他们竟然主动进攻鲁国国都,这个倒是鲁定公,三桓没想到的,突然之间公山不狃,叔孙辄带着他们的军队竟然打到曲阜城里来了。鲁定公,季桓子,叔孙武书,孟懿子啊都匆匆忙忙一点防备没有,赶紧逃到季孙氏家里,躲到季孙氏家的那个高台上,然后公山不狃等人就在台下面往上射箭,那个箭都射到鲁定公脚下了,非常危险,这个事情是突如其来的,孔子一听到这个消息马上派兵反击,曲阜城里其他大夫家里的人,包括老百姓,都拿起武器一同来反击。结果把公山不狃和叔孙辄赶出曲阜,最终还赶出了国门,这样,费这个地方的城墙也就被拆除了。

现在三桓家族的三个城墙已拆掉两个只剩下最后一个孟懿子家的了,孟懿子又是孔子的学生,最后这个城墙的拆除已是指日可待,但恰恰就是这个孔子学生孟懿子却给老师出了一个大难题。

孟孙氏家里的采邑叫什么呢?成。在鲁国北边靠近齐国,最后一个要拆毁的城墙就是成这个城墙,如果这个城墙也拆了那孔子的堕三都就取得了完满成功。可这个城墙最终没拆掉,为什么?因为此时在成这个地方做孟懿子家臣的人叫公敛处父。公敛处父这人有勇有谋,而且有一点,他以前在平叛叛乱时有功,更重要的是直到现在公敛处父没有造反的迹象没有反心,所以孟懿子一直很信任他这个家臣。前面两个城墙都拆完了准备拆第三个时,公敛处父找到孟懿子说,我们这个城的城墙不能拆,为什么?两点。第一,我们靠近鲁国北方的边境,那边就是齐国,这个城墙拆了齐国如果要进攻鲁国我们靠什么来抵抗?所以‘成’不仅是你孟家的成也是鲁国的成,不仅关系到你孟家安全还关系到鲁国的安全,不能拆,这话讲得很有道理啊。第二点,他跟孟懿子讲,如果你把‘成’给拆了,而这个成是你家的安身立命之所,你把成拆了你到哪去啊。实际上公敛处父把孔子一直想掩盖在后面的目的给揭开了。拆除成,这些城墙都拆除了,家臣确实是被削弱了但同时被削弱的是什么,那不就是你三桓自己吗。他这么一讲孟懿子就明白了,这个成不能拆,拆了后我怎么办啊?但孟懿子跟孔子有特殊关系,是孔子的学生,他不能出面反对孔子,所以公敛处父说,这个你不用操心,你就假装不知道,他们如果到我这来拆我把城门关起来,他进攻我,我就跟他对着干,你假装不知道就行了。结果,就是孔子的这么一个学生孟懿子,装聋作哑不管不问,孔子一再催促,我们前面两个都拆了现在要拆第三个啊。孟懿子不管不问消极对待。那季桓子,书孙氏家里怎么样呢?孟懿子一定是跟他们通了气,孔子的这个用心不良啊,把你们都拆了,拆了我们不都完了嘛,他们也醒悟过来了,不但不再积极地拆除孟懿子家里的这个采邑的城墙,同时也很后悔自己家的城墙怎么就糊里糊涂的让孔子给拆了呢,所以三家都消极对待,这时他们才明白拆除三家城墙最终受益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鲁定公,鲁国国君,既然受益者只是你一人那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反正我们不干了,所以他们就不积极了。但有一点你要知道,鲁国的军队在哪呢?鲁国很怪,军队不在鲁国国君手里而是在这三家大夫手里。鲁国的军队分成四份,平均分四份,书孙氏一份,孟孙氏一份,季孙氏两份,所以三桓不支持那就肯定拆不掉这个‘成’,结果这个成就没拆动。我们可以这样讲,孔子的堕三都这么一个计划部分成功但没完全成功。到这个地方我们就看出问题了,孔子本来和三桓的合作非常好三桓都很信任他,所以他才一步一步上升的这么快,他做了季桓子的行摄相事,做了季桓子的助手后两人曾有一段时间关系非常好‘行乎季孙 三月不违’就是说孔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跟季孙氏提任何建议季孙氏都同意,但堕三都后以这样的结局收场,不仅堕三都没最后完成更大的问题的什么?是孔子和三桓之间出现裂痕。三桓终于认识到孔子最终的目的不是帮他们,孔子不是他们的人,一旦三桓认识到这点孔子在鲁国的政治前途也就堪忧了。

第一讲 圣人的成长

孔子是非常伟大的人物,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核心,所以他是圣人;同时他又是一个凡人,他有 人的喜怒哀乐,有人的七情六欲。既然这样,我们看孔子的时候需要带着两颗心:带着“恭敬心”我们 去看孔子的伟大,然后你发现他可敬;带着平常心,我们去看孔子的平凡,然后你会觉得孔子的可爱。

第二讲 孔子的大学

查尔斯.麦瑞(美国学者)统计:“越是水平高的学校,学生的兴趣就越抽象,越没用。”孔子能对礼仪这样抽象的意义发生兴趣,一定是智商极高之人。

孟子讲孔子做委吏的时候“会计当,而已矣”;做乘田的时候“牛羊茁壮长,而已矣”。“眼高手低”:眼界要高,做事情要脚踏实地。

大学就是“学大”,学着让你大起来;就是大人之学、君子之学,培养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力。大学之道不是就业,不是成功,大学之道是成人。追求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人的大小。

孔子评价子产有君子之道四:“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第三讲 三十而立

孔子私学的培养目标:价值的承担者,文化的传承者,社会的管理者。

孔子讲《诗经》:兴观群怨。兴:把人培养成有情怀的人,把人培养成有性情的、有热情的、有温度的 人(情感教育);观:把人培养成有洞察力、有观察力、有判断力的人(理智教育);群:把人培养成 有群体意识,有公共意识的人(道德教育);怨:把一个人培养成能够坚持自己独立见解,能够对社会进行批判,并且善于批判,在融入集体的同时,能够保持一己独立的人。(个性教育)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正直是人的生门,邪恶是死门,在死门中是侥幸,做人要正派。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当老师一定要教人走正道,一定要教人做一个正派人,这是一个底线。

第四讲 问学老子

老子提醒孔子:人生不仅要懂得进,还要懂得退;不仅要直行,有时候还要迂回;不仅要有智慧,还要有愚拙;不仅要懂得坚持,还要学会放弃;不仅要坚定,有时候还要灵活”

《孔子家语-三恕》: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 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一个完满的人生、幸福的人生,不是看你有了什么,而更多的是看你没有了什么--有一些东西,只要 你没有了就会幸福:没有过多的欲望、不良的欲望、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的欲望,没有很多庸俗的想法 ,内心达到一种平静,那可能真是幸福--人生要学会做减法。

《老子》: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第五讲 流亡齐国”主要通过几个典故介绍了鲁国和齐国的政治,格言警局不多。

第六讲 四十不惑

一个人的境界,不是看他的知识面有多大,而是取决于他的认知能力有多强;知识不在于它有多大的宽度,而在于它能够达到的高度,以及它能够深入的深度。

孔子“不惑”的含义:1.对自己的人生不再有疑惑;2.对这个世界上的林林总总、光怪陆离都能够做出价值判断。

读书是用来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的。知识的可贵,不在于面有多大;知识的可贵,在于它能否形成我们的判断力。我们读完论语,能不能像孔子一样,学会对事物做判断,这才是最重要的。

每件事物除了事实判断外,我们还要做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就是你这种判断会带来什么样的道德后果。孔子在我们认为正确的地方看出了潜在的巨大的危险,这就是价值判断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86512.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