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甲和铠甲有什么区别

盔甲和铠甲是一样的。盔甲别名为铠甲。

盔甲,是人类在武力冲突中保护身体的器具,也叫甲胄、铠甲。其中盔与胄都是指保护头部的防具;铠与甲是保护身体的防具,而主要是保护胸腹的重要脏器之用。

释义:古代战士的护身服装。盔,护头;甲,护身。多用金属制成,也有用藤或皮革做的。

除皮甲之外,商周时期的战甲还有“练甲”和“铁甲”。练甲时间较早,大多以缣帛夹厚绵制作,属布甲范畴。铁甲出现于战国中期,它的前身为青铜甲,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兽面壮胸甲。战国时期的铁甲通常以铁片制成鱼鳞或柳叶形状的甲片,经过穿组联缀而成。

古代所谓“金甲”东西方都有,是贵族为了显耀身份在铠甲上镀金而已。至于金丝甲,与其防护原理相似的应该是锁子甲,属于柔性铠甲,优点是透气性好,绝对重量小,缺点是防护能力差,不能抵挡大力的打击和刺击,一枪绝对可以刺穿。

扩展资料:

中国盔甲(铠甲)和日本盔甲(铠甲)的区别:制作目的不同。

中式铠甲的重点是防贯穿。中式铠甲为片片甲叶重叠,编织而成,由于铠甲是重叠而成,它就有不是一层甲,而是两层,甚至三层四层的甲叶。对箭矢的防御效果就很明显。

日本铠甲形制是非常独特的,而日本人对其传统铠甲各分解部分的研究也非常深入和细致。日本铠甲的原材料是竹条、皮革、麻绳、装饰华丽,是上层武士才能使用的奢侈品。结构类似西方的板甲,但还是很少用钢铁,防护力远不如米兰白铠,但从美观上讲的确是很好的工艺品;

中国唐朝时期,‘明光铠’堪称巅峰之作。铠甲由金属、皮革等的组合,拼接技术复杂;它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有吸引力。明光铠甲在胸背甲上有一椭圆形,称作护心镜的金属板。提高了胸部与背部的防御力。名称即因护心镜而来。

“明光铠”一词的来源,据说与胸前和背后的圆护有关。因为这种圆护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极光,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将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故名。霸气十足的唐朝明光铠。唐朝的国力强盛名不虚传。

而大铠是日本所特有的盔甲形制,也是日本人引以为傲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和艺术价值的文化遗产。它大约诞生于平安中期,到镰仓末和室町初达到大成。大铠时代,最常见的装饰是前立,最常见的前立是“锹形”。

大铠的主要质地是竹、革,间亦用到金属。胴甲分连缀的胸板、主体的冲胴,以及后背的逆板等数部分,连缀成一个整体。除去用绪通过胸板在肩上打结外,还围拢身体,在一侧(一般是左侧)用“胁_”来固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盔甲(武力冲突中保护身体的器具)

盔甲侧重于对头部的保护而铠甲侧重于全身的保护。在古代,盔甲由兽皮、藤条等制作而成,防护效果不是很好,一般为士兵所穿。

而铠甲由金属制作,光头盔就有五六斤重,防护效果好,一般是军官所穿。

铠甲内容

铠甲起源于原始社会时以藤、木、皮革等原料制造的简陋的护体装具。商与周时期,人们已将原始的整片皮甲改制成可以部分活动的皮甲,即按照护体部位的不同,将皮革裁制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皮革片,并把两层或多层的皮革片合在一起。

表面涂漆,制成牢固、美观、耐用的甲片,然后在片上穿孔,用绳编联成甲。皮甲在车战中与盾相配合,可以有效地防御青铜兵器的攻击。在使用皮甲的同时,也开始在甲上使用一些青铜铸件,但并不普遍。

战国后期,锋利的钢铁兵器逐渐用于实战,促使防护装具发生变革,铁铠开始出现。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铁铠甲片,是在河北省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096836.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