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是什么意思

瑟(拼音:sè),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最早见于战国,本义是古代一种弦乐器,形状像琴,后引申指凄凉的样子。

象形兼形声字。古文象琴形,《说文》:“瑟,庖牺所作弦乐也。从珡,必声。”战国文字“瑟”字作“图A”、“图B”、“图C”、“图D”等形,或加注“必”声。 “图D”构形待考。

《说文》“瑟”字古文作“图E”,篆文作“图F”,所从的“图G” “图H”并源于“图D” “图B”等形。 “瑟”本义是乐器名,为拨弦乐器。信阳楚墓2.023:“二漆瑟。”

《包山楚简》260:“一瑟。”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24:“听琴瑟之声。”

《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隶变后楷书写作瑟。引申多用于形容词,指庄严的样子;众多的样子;洁净鲜明的样子,或用于形容风声或其他轻微的声音,又引申指寂寞凄凉的样子。

组词有瑟缩、瑟瑟、琴瑟、捺瑟、瑟韵、抖瑟、緪瑟、东瑟、撸瑟、秦瑟、颂瑟、点瑟、点瑟、瑟然、嘚瑟、幽瑟、瑶瑟、彻瑟、雅瑟、张瑟、瑟汩、畏瑟、宝瑟、灵瑟、骚瑟、湘瑟、瑟歌、羲瑟、瑟索、索瑟、瑟克、瑟踧、破瑟、明瑟、鹍瑟、素瑟、缩瑟。

组词

1、瑟缩(sè suō)是象声词, 指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抖动。也指迟缓;迟疑。

鲁迅《风筝》: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huáng)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2、瑟瑟 (sèsè)形容风声或其他轻微的声音。

3、琴瑟(qín sè)据文献记载,伏羲发明琴瑟。琴与瑟均由梧桐木制成,带有空腔,丝绳为弦。琴初为五弦,后改为七弦;瑟二十五弦。古人发明和使用琴瑟的目的是顺畅阴阳之气和纯洁人心。

4、捺瑟(nà sè)是乐器拍板的别名。

5、嘚瑟(dè se),常指获得不值一提的成就或做成一件芝麻大的事就得意忘形。

1、琴

琴,最早指瑶琴(古琴),近代以来被很多人当做一个类称,即表示一类乐器。(注意,“琴”字作为类称,只是在现代汉语中,在一切古文献,以及清代以前的中文文献中,琴类别非常广泛(又称瑶琴、玉琴,俗称古琴),既包括管弦乐器,如提琴,笛子;键盘乐器,如钢琴、风琴等;敲击乐器,如钢片琴,这些乐器都可以在现代汉语的不同的语境中简称为“琴”。

琴的构造——

“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又称“临岳”,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底的一对“雁足”,象征七星。琴面上有十三个“琴徽”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

琴腹内,头部又有两个暗槽,一名“舌穴”,一名“声池”。尾部一般也有一个暗槽,称为“韵沼”。与龙池、凤沼相对应处,往往各有一个“纳音”。龙池纳音靠头一侧有“天柱”,靠尾一侧有“地柱”。

使发声之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由于琴没有“品”(柱)或“码子”,非常便于灵活弹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别长,琴弦震幅大,余音绵长不绝等特点,所以才有其独特的走手音。

2、瑟

瑟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弹拨弦乐器,外形类似筝但略宽。按五声调式定弦,常作为琴的伴奏乐器,常与古琴并称琴瑟。瑟最早的使用记载于《诗经》,唐朝以后为宫廷雅乐乐器。虽然瑟到现代开始衰微,但在中国文化中却有很重要的地位。

瑟的构造——

瑟形体平卧的中空长方形,面微隆起。琴箱一般为整木制做,下有底板。有的时候琴箱侧面和底面有出音孔。在琴箱表面,首段有一个较长的“岳山”(用以架弦的硬木),尾端有三个短岳山和四个枘,用来固定琴弦。一般的瑟有25根丝制的弦,平行琴体排列。每弦下有一可移动的柱(又称码子、雁柱),用来调音。

瑟长120~170厘米(47~67英寸)不等,有雅、颂、大、小之别。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大瑟二十七弦、小瑟有十五弦。相传古代的瑟有50弦,《汉书·郊祀记》载:“太帝命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能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20世纪30年代,郑觐文创立的大同乐会又对瑟进行了改良,制作了50弦的庖牺瑟和100弦的大瑟。

瑟的音质饱满,高音清脆、中音明亮、低音浑厚。其音域五声调式可覆盖五个八度。可以独奏或合奏,或者用来伴奏歌唱。古代常与古琴或笙合奏。演奏者一般将瑟横放于膝前,左右手交替配合弹奏。

扩展资料:

瑟的起源——

瑟的起源十分久远,在考古发现的弦乐器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它的出土地点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并且绝大多数出自东周楚墓。其他如江苏、安徽、山东和辽宁等省,只有一点零星发现。文献记载“庖羲氏”作瑟 。

传说在夏代已经有瑟了。甲骨文上的“乐” 字,上面就是“丝”字,下面是一个“木”字。瑟要用弦,那么瑟的产生应该在蚕丝出现之后。瑟弦的原料,至少有能够缫丝的技术才可能制出弦线。先秦前后的弦乐器就是琴和瑟。

另外一个推测,象琴瑟这一类乐器,可能和狩猎的弓弦有关。当然,弓弦的原料也可以用牛筋或其他动物的皮筋条制作。我们在1984年复制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瑟,最粗的几根低音弦,用的就是牛筋弦。

瑟是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之一,先秦便极为盛行,汉代亦流行很广,南北朝时常用于相和歌伴奏,唐时应用颇多,后世渐少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瑟

 瑟

中国原始的丝弦乐器之一,共有二十五根弦。《诗经》中有记载"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瑟曾销声匿迹千年之久,而今“幽兰汉乐”将传说中的声音再次呈现于舞台之上,琴瑟合鸣,乐声如流水,如凤鸣,如南风,如月行,引我们走进大自然深深的芬芳里。

一种古代的拨弦乐器。形状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古时,瑟常常与琴或笙合奏。

瑟〈名〉

(指事。从珡,必声。本义:

古代拨弦乐器。形似古琴,每弦一柱,但无征位)

瑟,庖牺所作弦乐也。――《说文》

大瑟小瑟。――《礼记·明堂位》

大瑟谓之洒。――《尔雅》。注:“二十七弦。世本,疱牺作五十弦。黄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胜,乃破为二十五弦。”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调瑟(调准瑟弦的音)琴瑟(琴与瑟)

古水名

 击缶:

fǒu

1《说文解字》:“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鼔之以节歌”。鼔,敲击;节,和拍;击缶亦作"击缻"。秦人或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

2《诗经·陈风·宛丘》:“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墨子·三辩》中记载:“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殓冬藏,息于瓴缶之乐”;《淮南子·精神训》:“今夫穷鄙之社也,叩盆拊瓴,相和而歌,自以为乐矣”,说明“击缶”是民间低级文娱形式。

3《周易·离》九三爻辞载:“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耄之嗟,凶。”意为夕阳余晖,叩缶而歌是垂暮老人的挽歌。《庄子·至乐》中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证明其中的“鼓缶”是丧礼的内容。

4

李斯《谏逐客令》有“击瓮叩缶,弹筝博髀”句,形容秦国音乐文化落后。战国以前,秦处西陲,文化低,无音乐教材,喝到半醉,以击着瓦缶,手拍着大腿打拍子呜呜而歌。到战国中后期,秦国引入郑和卫之民乐,古典宫廷韶乐。秦人以“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为耻,忌讳提及此事。

5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这个著名的外交典故,是蔺相如反击秦王羞辱赵国的有力举措,因为秦人不善器乐,难为高雅正统之声,只会击缶为娱,低俗下流,故以死相拼,逼秦王击缶而反击羞辱之,捍卫了赵国尊严。

6

击缶,就是敲瓦罐,“击缶而歌”非优秀正统音乐,在中国文化里面是贬义。

记得给我分哦,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103709.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