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物摄影基础知识

静物摄影在选材方面有广阔的天地,在择好素材之后,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处理这些对象,因为被摄物体是无生命的,可以任凭摆布,多角度移动以达到创作意图。下面我为大家分享静物摄影基础知识,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1:巧妙打光得以突显金属质感

金属表面容易反光,而且会把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反映到金属表面上,所以拍摄金属一般都是在昏暗环境里操作,用全包围式或半包围式打光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拍摄金属物品重在突显金属的质感与立体感,应根据金属色彩选择单一的背景,以便有效地突显主体。

2:逆光展现玻璃通透的质感

逆光拍摄是将被摄体置于相机和光线中间的一种拍摄方式,属于比较难掌握的光线。不管是人物摄影或是风景摄影,运用逆光展现被摄对象是常用的拍摄手法之一。在静物摄影中,利用此方法有利于表现玻璃制品通透感以及玻璃的造型特色。

3:利用阴影表现展览品的厚重感

出于保护展览品的需要,博物馆内的灯光亮度都较暗,因为光线越强,对展览品的损伤就越严重。我们在使用数位相机拍摄展览品时,博物馆通常不允许使用闪光灯,且闪光灯在拍摄时也会破坏画面效果。因此应借助现场光线,利用大光圈进行拍摄,将博物馆真实的光影效果呈现在画面中,结合阴影可表现出展览品的厚重感。

4:利用倒影增强立体感

成功的静物摄影作品,不止需要画面的曝光准确,还要突显物体的质感以及立体感,给人真实的感觉。拍摄展览品时,由于室内的光线比较暗,使用相机的内建闪光灯直接闪光会由于反光而造成画面效果不自然。这时,测光就显得尤其重要,镜头前强烈的明暗反差和光影变化能够突显展览品的视觉效果,此时应选择点测光模式对拍摄对象测光。为了让画面色彩正确,还要适当调整白平衡,还需要利用较大光圈和低速快门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并借助光影效果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5:使用柔光翻拍图片

除直接拍摄景物对象外,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对已有的照片进行翻拍。要翻拍时,要保证光线充足且柔和。拍摄时要将翻拍的对象平放在桌面上,让其均匀受光,拍摄者还要注意避免手持相机时的震动。翻拍的镜头应选择没有像差且解析度较强的镜头,以求得最佳的解析度。

在阳光下进行翻拍时,太阳光线充足,可快速对焦并拍摄,也可加用反光板,但要防止阴影的产生。拍摄完成后还可以藉由软体作后制调整,让画面的影调色彩更饱满。

6:搭建简易静物摄影棚

在拍摄静物时,在家就可以搭建摄影棚。首先要确定摄影棚的大小,根据所需大小搭建简易式摄影棚,利用白纸或者白色透光性好的.布料,组成如左上图所示的形状。接下来根据被摄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纯色背景或者卡纸,再利用台灯或者手电筒为被摄主体打光,同时可将白色卡纸作为反光板使用。

7:使用柔光表现反光率高的物体

柔光是指照射在被摄体上不会产生明显阴影的光。它属于漫反射性质的光线,光源方向性不明显。一般来说,柔光照明的面积较大,光线比较均匀,使用柔光拍摄的画面影调平和。对于反光率较高的物体,如玻璃、金属、水面等,常常使用柔光进行拍摄,这样有利于避免反光破坏画面效果,同时还突显出被摄主体的特点。

拍摄玻璃制品时,拍摄者利用窗外照射进来的柔和光线进行拍摄,突显出主体的质感。同时,横幅的构图方式,增强了画面的透视感。

8:使用硬光突显静物立体感

利用硬光拍摄的物体都具有明显的阴影,被摄体有明显的受光面和背光面,获取的画面明暗反差较大,对比强烈。透过利用这样的光影效果拍摄粗糙的物体时,能将其质感真实地表现出来,同时突显被摄体的立体感。

拍摄木质品,在侧光的照射下,画面形成明显的阴影,明暗反差增大,主体的立体感增强,色彩也得到了真实呈现。

1、有远有近有虚实。

(1)如果我们在拍摄静物时,背景是纯色的,那在摆放静物时,可以把静物摆出有远近距离的感觉,这样对焦在前景,或者对焦再好远景,都会有一个被虚化,照片就会有虚实,有主次。

(2)如果背景不是纯色的,那在拍摄时,让前景主体离镜头近一些,让背景离前景的主体,以及距离镜头远一些,这种情况也可以把背景拍成虚化,让主体景物更加突出。

2点变线可斜可直。拍摄静物也会遇到小元素比较多的情况,很容易拍乱,让画面看起来没有秩序。

1、静物摄影与人物摄影、景物摄影相对,以无生命(此无生命为相对概念,比如从海里捕捞上来的鱼虾、已摘掉的瓜果等)、人为可自由移动或组合的物体为表现对象的摄影。

2、多以工业或手工制成品、自然存在的无生命物体等为拍摄题材。在真实反映被摄体固有特征的基础上,经过创意构思,并结合构图、光线、影调、色彩等摄影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将拍摄对象表现成具有艺术美感的摄影作品。这就叫静物摄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110499.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