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共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

“九二共识”是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达成共识的方式是各自口头表述。

构成共识的内容就是上述两段经过协商、相互认可的具体文字,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扩展资料:

1992年经过两岸双方的授权,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通过商谈和互致函电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来被称为“九二共识”。

“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是认同两岸同属一中,其重要性就在于它清晰地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性质,表明两岸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从而成为两会协商、两党关系和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政治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二共识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国台办:“九二共识”核心意涵是认同两岸同属一中

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确立后,从原则上排除了事务商谈中的主要障碍,使双方很快就“海峡两岸公证书使用”和“海峡两岸挂号凼件遗失查询及补偿”问题达成协议,并为1993年的第一次“汪辜会谈”铺平了道路。

“九二共识”这个名词,是2000年4月底前台当局大陆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苏起正式提出的名词。但它不是凭空捏造。虽然苏起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九二共识这个名词的人,但是“九二共识”一词的提出,却是凝聚了两岸专家学者的思想结晶。

扩展资料:

“九二共识”产生的历史背景:由于历史的原因,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海峡两岸暂时处于分离状态。随着形势的发展,台湾不得不调整其对大陆“不接触、不妥协、不谈判”的“三不政策”,于1987年11月开放台湾居民赴中国大陆探亲,使得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随之发展起来,同时也衍生出种种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台湾于1990年11月21日成立了得到官方授权的与大陆联系、协商的民间性中介机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出面处理官方“不便与不能出面的两岸事务”,海基会董事长由辜振甫担任。

1991年4月28日,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陈长文访问北京,并于次日与国台办副主任唐树备会谈。唐树备提出,“在处理海峡两岸交往事务中,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也反对‘一国两府’以及其它类似的主张和行为。”

并提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陈长文则提出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大陆也是中国一部分,并建议在一中之下,加上“对等互惠,相互尊重”。唐树备表示“相互尊重”没问题,但“对等互惠”还要研究。

为便于与海基会接触、商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于1991年12月16日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并授权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为两会交往和事务性商谈的基础,由前上海市长汪道涵为会长。由此,海峡两岸以“海基会”与“海协会”会谈的形式,继续进行商谈与交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二共识

说到92共识就得说92会谈,其基本情况是,大陆提出:一个中国,反对一中一台,反对两个中国;台湾提出: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大陆不同意台湾的各自表述,在这点上,大陆始终是不同意的。也就是说两岸在92年的会谈中,只有“一个中国”这个共识,而所谓各自表述那是台湾的观点,并不是会谈共识部分,正是因为如此,这次会谈的意义在于固定了两岸人民都是中国人这个共识。

注意:台湾的提议很险恶,如果可以各自表述,那么你说你的中国,我说我的中国,就就成了两个中国,进一步就是一中一台,所以大陆这20年来一直都在声明:反对两个中国,反对一中一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125967.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