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仕与乞骸骨区别

古时候,官员到了七十岁就会辞去官职,生了病的可以提前,把这个称为“致仕”或“休致”。官员退休之后的俸禄数目以及是否朝见等,主要与他的官职、功绩和皇帝的恩宠有关。与之相似的称呼还有“乞骸骨”,但是二者又有区别。那么,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呢?一起来看看吧!

致仕与乞骸骨区别 致仕与乞骸骨有什么不同

致仕与乞骸骨区别

致仕与乞骸骨的区别在于二者主动性不同。“致仕”是官员年龄为七十岁时辞去官职,相当于现在社会的到了退休年龄申请退休。而“乞骸骨”是古代官吏因年老主动请求退职。

“致仕”的意思:1、“致仕”也称“休致”,意思是辞去官职。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官员以何官称致仕,致仕后的俸禄数目及是否朝见等待遇,与其原官品、功绩及皇帝的恩宠程度有关。

2、致仕官的简称。《汝宁府志》:“远志,洪武五年,由兵部司务升陕西道御史,升大理寺丞,寻升佥都,建言被谪,升户部主事员外,调永州府同知,升应天府丞,致仕。”

致仕与乞骸骨区别 致仕与乞骸骨有什么不同

“乞骸骨”,意思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在句中作谓语,指告老还乡。例如,梁实秋《退休》:“乞骸骨居然造成这样的轰动,可见这不是常见的事。”

西汉时期,太子太傅疏广年事已高就上书皇帝请求与侄儿一起退休,好让一把老骨头能葬在故乡。他们的请求得到批准,离京时,公卿大夫在城外为他们饯行,因他们知足不辱,功成身退,被人们尊为“贤大夫”。

乞骸骨和致仕的区别在于:“致仕”一般是指古代官员的正常退休,一般皇帝会同意;而“乞骸骨”一般是指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皇帝很有可能不同意。

致仕是交还官职,即退休的意思。《尚书大传.略说》中有提到:“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如果有疾患还可以提前,官员以何官致仕,致仕后的俸禄数目及是否朝见等待遇,与其原官品、功绩及皇帝的恩宠程度有关,也称“休致”。

此外,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一开始源于周代,在汉以后逐渐形成了制度。

“乞骸骨”的历史:

在古代,也有官员因正确的“乞骸骨”而被人所称道。比如:在西汉时期,太子太傅疏广年事已高,就上书向皇帝请求与侄儿一起退休,好让一把老骨头能葬在故乡,他们的请求得到批准,在离京时,公卿大夫在城外为他们饯行,因他们知足不辱,功成身退,所以被人们尊为“贤大夫”。

在日常生活中,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经常会出现一些名词,但是有的名词比较好理解,有的就比较抽象,其中有的人对于“乞骸骨”和“致仕”分不清楚,不知道它们有什么区别,那么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乞骸骨和致仕的区别到底有哪些?

我国古代官吏年老退休称为“致仕”,即退官之意,“出仕”则恰恰相反。到了汉朝,致仕逐渐形成一整套人事行政制度,一般指的是官吏年70,耳目不聪,腿脚不便,就得致仕。唐制规定,凡职事官70以上均应退休,或者“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退休以后,五品以上的官吏可得半禄。所以说每个时期的乞骸骨和致仕的规章制度都是不一样的。

乞骸骨和致仕的区别:一般通常乞骸骨指的是自己请退离职,回家安度晚年,而致仕指的是到了一定的年龄退休回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128598.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