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在哪里

丹霞山(中国红石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东经113°36′25″至113°47′53″,北纬24°51′48″至25°04′12″之间。总面积292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风景区、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仁化县概述:

仁化县,广东省韶关市辖县,地处南岭山脉南麓,广东省北部,位于东经113°30′-114°02′,北纬24°56′-25°27′,县境东西长47.3千米,南北宽44千米,总面积2223平方千米,其中山地70%,丘陵20%,小平原10%。

仁化县历史悠久,南朝齐年间(479-502年),始建仁化县,距今1500多年。仁化县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丹霞山)的所在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丹霞山,百度百科-仁化县

丹霞山位于中国广东省北部的韶关市仁化县,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距今7000万年以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

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丹霞山景区。

丹霞山境内有大小石峰、石墙、石柱、天生桥共计680多座;丹霞山在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发育过程、营力作用以及自然环境、生态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丹霞地貌区最为详细和深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

自从1988年开发以来,丹霞山先后被列入和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4年2月1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地质特点

1、形成

丹霞山在距今1.4亿至7000万年间,那里曾是一个巨大的内陆盆地,沉积着厚厚的红色地层。后来盆地发生了多次的间歇上升,在流水的侵蚀下,丹霞盆地的红层被割成一片片红红色的山群,形成了如今的丹霞山。

2、岩层

该地岩石主要有砂岩、页岩和砾岩构成。这些由第三纪到白垩纪所形成的岩层,简称为“红层”,当地又称为“锦石”。岩中多石花,如千瓣芙蓉,颜色不一。

二、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是2004年2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面积大约280平方千米。范围包括:丹霞山、韶石山、大石山、矮寨几个景区。内有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石峰、石堡、石墙、石柱达380余座。这里的丹霞地貌具有典性,多样性和不可替代性。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丹霞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136457.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