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红色是什么样的颜色?

洋红色(Magenta)又称为品红色(fuchsine),英文名Magenta来源于染料的名字。这是介于红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光波长度要比黄绿色长。

洋红是稍偏橙的色彩。是自古以昆虫为原料制作出来的动物性染料的色彩。橙色柔和了红色本身的强烈效果,表现出愉快与活力。因为洋红视认性优越,是一种鲜艳的色彩,用心统合各种要素,充当主导色是很适合的。设计要点:视认性强、感觉华丽。

扩展资料

发展

1859年,人们从煤焦油染料里得到了品红色染料。其后,1860年,品红色这个名字迅速变成另一个名字:洋红色。其名之变源于发生在意大利伦巴第的“Magenta战役”,因为当时“Magenta的大地被血染”。

1860年,人们从煤焦油染料里得到洋红色;1890年代,根据“减法三原色”,印出洋红色,从那时起,报纸上的彩色漫画印刷颜色丰富了;1987年后,由计算机电子12色模型得到电子洋红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洋红色

百度百科—洋红

胭脂红,俗称洋红,是一种陶瓷粉彩用颜料。

胭脂红:

陶瓷粉彩用颜料。俗称洋红。呈淡玫瑰色,光亮透明,主要用于花头或人物服装的洗染,彩烧温度范围很窄,对彩烧温度的要求,基本以它为标准。

胭脂红釉创烧于清康熙末年,雍正、乾隆、嘉庆、光绪等朝均有烧造,其中以雍正朝产量最大,质量最精。它是一种以微量金(Au)作著色剂、在炉内经800℃左右焙烧而成的低温红釉。

由于这种红料是从欧洲转入,故被称为「洋金红」或「西洋红」,而西方多称之为「蔷薇红」、「玫瑰红」。又由于这种红釉颇如妇女化妆用的胭脂之色,故又名「胭脂红」。

胭脂红釉的呈色有深、浅之分,深者称「胭脂紫」,浅者称「胭脂水」,比胭脂水更浅淡者称「淡粉红」。

胭脂红不同于以往御厂制瓷时所用的铜红和矾红,它是一种以金着色、带有紫色调的粉红色,由于釉中含金,因此也常被人称为“金红”。

这种将金熔入釉内来着色的方法并不是景德镇瓷工发明的,而是1650年荷兰人卡西亚(Cassias)发明。

1680年开始应用于瓷器绘画,直到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才开始在景德镇使用,当时称其为“洋彩”,胭脂红则被称为“洋红”。

官窑中“胭脂红”一词只是人们对上述带有紫色调金红釉的统称,由于配方、配料比例以及施釉方法、烧制情况等不同因素,“胭脂红”可呈现多种不同发色状态。

例如,除局部绘画渲染装饰的胭脂红外,仅其色地釉就可以大致划分为“粉红”、“胭脂红”、“胭脂水”、“胭脂紫”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156487.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