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是什么意思

人定是指夜里的21-23时,即十二时中的最末一个时辰,地支命名是亥时,与二更、二鼓、乙夜相对应,指夜深人静的时候,又名定昏、夤夜等,人定即人静。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人定”的意思为:夜已很深,人们已经是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到了深夜12点,环境一切冷静,这时辰别名为“水”。

人定是亥时。

古代的计时单位,每一时辰相当于二小时,子时相当于晚上11时至次日早1时,丑时相当于早1~3时,余类推。此外,又把子时称夜半,或午夜(也称子夜);丑时称鸡鸣;寅时称平旦;卯时称日出;辰时称食时;已时称隅中;午时称日中;未时称日映;申时称晡时,或称日晡所;酉时称日入;戌时称黄昏;亥时称人定。

时间的来历: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

比如,给甲乙两字配上木(4:48-9:36)、给丙丁两字配上火(9:36-14:24)、给戊己两字配上给土(14:24-19:12)、给庚辛两字配上金(19:12-24:00)、给壬癸两个字配上水(0:00-4:48)。这些附会并无实际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157821.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