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文化源是什么?

 三国文化狭义上指人们对三国时期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知识与经验,广义上也值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三国为原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历史简述

“三国时代”有两个定义,狭义的三国时代是220年——280年。但狭义的三国时期用于排三国大事年表,或考试。曹操、关羽、庞统、周瑜、吕蒙不在狭义的三国时代之列。而《三国演义》《三国志》中的三国时代是广义上。广义上的三国时代可以理解为刘氏集团、曹氏集团、孙氏集团及与其相关的汉末军阀的集团斗争的时代。广义上的三国才是三国文化的研究主体。

基本介绍

1. 魏吴两国政府设置太史这一官职,记载了魏吴两国的历史。蜀国可能未设置史官。

2. 在晋朝统一后,史学家陈寿根据魏吴两国史书的记载,根据自己收集的大量资料把这段历史编成《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合称《三国志》,这是“三国”第一次作为专有名词出现。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陈寿叙事简略,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这就导致了,《三国志》虽然比较真实,但不够完整。

3. 东晋习凿齿作《汉晋春秋》,《汉晋春秋》也是一本很好的写三国历史的史书。

4. 南朝宋文帝以陈寿所著《三国志》记事过简,命裴松之为之作补注。这是有关三国的资料已经很多了。为了注释《三国志》,他收集了三国时期的原始材料达一百五十多种,博引各家著作的原文,注文字数约超过《三国志》的三倍。裴松之认为不可靠的材料只列出来而不评说,认为可靠说明道理。所以后人读《三国志》必读裴注。

5. 南朝宋时期上层人事刘义庆作《世说新语》,着重记载魏晋名公士族的言谈轶事。

6. 隋炀帝时已有曹瞒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等水上杂戏。

7. 唐朝李商隐的《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可以看到,当时已用三国人物作为笑谑的材料。

8. 评书的前身叫做说话,在宋朝出现,当时说三分是比较流行的。说三分的艺人挣得应该比别的说话艺人挣得多。

9. 元朝时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三国的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同时出现了很多很多有关三国的剧本。

10. 元末明初中国非常伟大的文学家罗贯中在上述史书、杂记和平话、戏曲的基础上写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受百姓欢迎的著作——《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出现以来人们对三国文化的研究不断重视,深入。

11. 在当代三国游戏(硬盘游戏如《三国志》系列《三国群英传》系列,网络游戏如《QQ三国》《三国策》)、三国恶搞作品(包括文学作品如《水煮三国》,动漫影视作品如《Q版三国》)不断更新换代。易中天教授也由于品三国而倍受关注。当然,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文化经常由于服务于商业而遭到破坏。

东汉十三部州(三国行政区域)司隶校尉部:治所 河南(今洛阳市东) 辖区 今陕中部,秦西南部及豫西部。称为“司州”。

豫州:治所 谯(皖亳县) 辖区 今豫南部、东部、皖北部、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

兖州:治所 昌邑(今鲁金乡县西北) 辖区 今山东西南部,豫东部和苏西北角。

徐州:治所 郯(鲁郯城县西南) 辖区 今鲁东南部,苏北部及皖东北角。

青州:治所 临锱 辖区 今鲁北部及冀东南西角。

三国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万花纷呈的时代,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时代,是一个文韬武略的智慧时代,老百姓对三国历史的了解远远超过对其他历史时期的了解。但是,三国历史却很短暂,由于魏、蜀、吴三国不是同一时间建立的,所以历史学家们便对三国时期始于何时有不同的看法。

虽然历史纪元是以曹丕称帝开始,但事实上,三国历史是从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的“隆中对”定三分开始的。因此南 阳是三国历史的源头 也是魏、蜀、吴三分天下的策源地。

诸葛亮

南阳向来人才辈出,三国时期尤为突出,在曹魏阵营里的有文聘、何晏、韩暨、邓艾、州泰、刘廙、邓展等;在蜀汉政权里的有陈震、邓芝、宗预、来敏、 吕乂、李严、王连、黄忠、魏延、许慈、郭攸之、张存、刘干、董厥、樊建、傅肜、 傅佥、杜祺、张处仁等。东吴政权里有:甘宁、谢景、赵咨、李肃等。这些南阳籍人物在魏蜀吴政权中占据重要地位 ,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了三国历史的发展,演绎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经典形象

卧龙岗武侯祠、新野议事台、新野汉桑城、太子阁、徐庶走马荐诸葛处、方城博望坡、梅林铺、黄忠故里、典韦墓也位于南阳,时隔千年,处处都流露着三国时期的气息。由于浓烈的文化气息,还产生了髀肉复生、不求闻达、不省人事、车载斗量、出榜安民 、初出茅庐、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等闲之辈、顿开茅塞、伏龙凤雏、识时务者为俊杰、腹有鳞甲、傅粉何郎、苟全性命、期期艾艾 、去梯之言、如鱼得水、三顾茅庐、受命于危难之间、思贤如渴、望梅止渴、无名小卒、晏然自若、要言不烦等词语。

桃源结义

南阳,一个神奇的地方……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应该是富一代和富二代之间的斗争文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汉末动荡时期,世袭大贵族、大地主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而与新兴豪强势力之间的斗争成为了主流文化方向。

表现为:

贵族势力在动荡时代支持富二代的袁绍,以袁绍为带头大哥,企图永久的获得高人一等的权益。其争夺天下的目的则是瓜分汉末所有劳动者的财富,企图一劳永逸滴压迫其他阶级。袁绍的主要敌人曹操,则是一个新兴豪强势力的代表,曹操的用人宗旨是,能者上,庸者下。对所用之人他爹不是太在意。因此,成为了权贵阶级的主要敌人。

同样的,尽管刘备也一直声称他爹是富一代,但事实是他后期仍然属于称霸一方的豪强。要知道,刘备之前东奔西走,虽然有诺大的名声,但实际上狗屁都不是,只是地方贵族和诸侯的走狗而已。直到他有钱有地盘之后,才是名震天下的昭烈帝。刘备跟曹操不一样,刘备所声称自己是富二代,只是他为了扩张势力的幌子而已。最后也是因为跟权贵的斗争失败,无法掌控西蜀而导致蜀国灭亡。而曹操,用现代的话说,那是纯爷们儿...

吴国的孙家三代,本身并不算是顶级贵族,但孙坚此人无论如何都算是汉末首屈一指的将军,所以以兵起家,算作豪强。

他的继任者孙策,跟老爹很像,打仗很强力,搞斗争很二逼,因此,再跟世袭贵族的斗争中光荣的倒下了。

而孙权,则与其兄相反,打仗不算很二逼,但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搞斗争倒是很强力。他最终选择了与东吴贵族融为一体,从而保证了吴国在三国时代的安定。原则上就是,孙家三代走了一条从豪强到权贵的路线。

三国归晋,晋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并非全是曹操之功。准确地说,应该归功于九品中正制的实行,司马家成为了权贵阶层的代言人。同时,蜀国因为跟权贵闹崩了,大家不愿意跟着诸葛亮过苦日子,因此与其说是被灭,不如说是把刘禅绑了投降了。而吴国,则是因为孙权向权贵的妥协得到了全面的安定,尽管最后仍然被统一,但北方权贵和南方权贵的斗争确一刻都没有停止,这种斗争甚至一直延续到南北朝。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汉末是诸侯王的落日,但由于生产力的限制,这个阶层的代表:大地主、世袭贵族阶级还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小地主和其他阶级所组成的豪强虽然战力强悍,但扔难当历史大势。尽管三国都由豪强建国,但最终却走向了世袭贵族掌权的晋朝。

因此,三国时代的文化,也都是围绕着这些斗争内容而展开的一幅幅基情四射的绚丽篇章。

故而,我个人将三国时代的政治文化内涵总结为屌丝男的逆袭,至少在老曹这一代人,屌丝头子老曹、老刘和老孙才是历史的主流,而什么特级富二代袁绍、超级富二代袁术、品学兼优富二代兼荆州牧刘表、品学兼不优兼益州牧刘焉、刘璋父子,最屌丝富二代兼凉州牧马腾都不过是浮云。

而那些屌丝们也不都是能够混到最后的,譬如说二逼青年吕布、肌肉男董卓什么的,最终也难逃全家被砍光光的命运。

尽管如此,三国时代仍然是且应该是众屌丝心目中的神时代!

如果你问的是以闲的蛋疼的、富二代天堂、所创建的文化、的发源地晋朝的话,则不属于三国时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166327.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