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是清朝哪个皇帝

1865年为清穆宗同治四年。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清朝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

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公历1875年1月12日)崩于紫禁城养心殿,终年19岁。庙号穆宗,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葬于河北省遵化清东陵之惠陵。

1865代表至死不渝的爱情,1856谐音为要把我留。

爱就是网住对方的心,具有亲密、情欲和承诺、依恋、情感的属性,并且对这种关系的长久性持有信心,也能够与对方分享私生活。爱情是人性的组成部分,狭义上指情侣之间的感情,广义上还包括朋友之间的爱情和亲人之间的爱情。

爱情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在爱的情感基础上,除了爱的跨文化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爱情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发展出不同的特征,谈恋爱时,皮质醇增加,可能是神经生长因子增加的副产品。

传统观点认为人类爱情和性渴望在感情关系确立位于初期达到极致,而后会日益淡漠转而变为亲情。情侣间如已相恋、又彼此相依恋恋不舍,10年后已经渐变为亲情,也有例外,若双方是否懂得经营婚姻,从而使之化成相濡以沫的爱情,这样爱情即不会于升华为亲情后消失。

19世纪中期,清王朝处于严重的内忧外患之中,太平天国起义纵横长江流域,差点搞得天地变色,清 *** 掌控的八旗和绿营不堪一击,无奈之下,其只能放权给汉族大员,让他们在家乡组织新军以对抗太平天国,最终太平天国是靠着曾国藩的湘军才被消灭的。 清朝好不容易摆平了太平天国,但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清朝的中央集权已经被严重破坏,汉臣势力大涨,不过这也不能怪谁,谁让八旗和绿营实在是太烂了呢?咸丰原本的打算是——曾国藩他们出力,满蒙八旗摘桃子,结果后来江南大营的毁灭使得咸丰的算盘打空,只能一心一意依靠汉臣。 那么,是不是满清中央 *** 完全没有掌握可战之兵呢?也不是,满清 *** 也有些嫡系的王牌部队,比如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的队伍。 但这支部队也不容易,他们是清朝中央 *** 最后的宝贝了,满清 *** 为了防止湘军做大,对他们很重视,也非常希望他们能立下功勋,于是清 *** 让他们去打击捻军。 这捻军是什么?捻军是差不多和太平天国同时期活跃在长江以北的反清武装(「 ”捻”是淮北方言,意思是「 ”一股一伙”),他们以骑兵为主,纵横平原,搅得清 *** 不得安宁。 1860年第二次英法联军撤出后,清 *** 就让僧格林沁去剿捻,不得不说僧王还是很厉害的,他带着蒙古骑兵和华北五省地方军连续击垮捻军,但问题在于清 *** 实力有限,能用上的嫡系王牌就僧王一家,而捻军人数则多很多,而且当年华北地区连年天灾,破产的灾民是一批一批的,捻军根本不缺兵源。 而且捻军也是骑兵为主,机动力很强,于是僧王的军队追赶地疲于奔命,捻军跑到哪里,僧王就追到哪里,捻军到河南,僧王也跑到河南;捻军到山东,他们也跑到山东,来回这么折腾,那谁受得了,不过僧王是硬汉,他不管,他就是要剿捻。 1865年农历三月廿九日,捻军自河南考城进入山东境内,僧格林沁所部也尾随捻军之后穷追不舍,此时僧王的部队已经出了问题,后方供给不继,部队饥疲交加,史载「 ”将士死亡者数百,军中多怨言”。 五月初十捻军过运河,进至范县(今河南范县东)南面的罗家楼。僧王也带着所部追过来了,此时部队已经非常疲惫了(「 ”昼夜追逐,惫极”),其实此时僧王的部队已经很危险了,因为捻军人数要多很多,这么折腾下去僧王部队迟早要完。 五月十七,僧格林沁率军追至高楼寨之南的解元集地区,这下子算是完了,这里是捻军的埋伏圈,五月十八日午,大批捻军民兵快攻清军,七千名清军精锐满蒙骑兵(另说九千人)伤亡殆尽,内阁大学士全顺、总兵何建鳌、额尔经厄全死。 僧格林沁领少数骑兵突围,十九日子夜重伤落马,被捻军小将张皮绠杀死。 此战满清中央 *** 算是赔大发了,蒙古三盟、黑龙江健马劲卒及大批精锐战将全灭,最后的嫡系王牌军已经消失,从此满蒙再无可用之兵,满清 *** 对收回军权也死了心,战斗结束后三天,清廷紧急召曾国藩北掌战局,从此清军军权渐入 *** 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湘军、淮军手中。 作者:云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167536.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