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的下一句是什么?

这句话没有下一句。

原文:叹人间真男女难为知己,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意思是感叹世间的真性情的男男女女很为知己,还是祝愿天下的有情人白头到老,永结同心。

出自——中国古代文学元王实甫杂剧《西厢记》。

作者王实甫通过《西厢记》里的主人公发出的对美好爱情的真诚呼唤,已成为熟语和常用语。人们常说:有情人终成眷属。

扩展资料:

1,《西厢记》内容简介

张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国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而无计亲近。恰遇叛将孙飞虎率兵围寺,要强索莺莺为压寨夫人;张生在崔母亲口许婚下,依靠友人白马将军的帮助,解除了危难。不料崔母却食言赖婚,张生相思成疾。

莺莺心爱张生而不愿正面表白;几经波折,在红娘的帮助下,莺莺终于至张生住处私会。崔母觉察迹象,拷问红娘,反被红娘几句话点中要害,勉强答应了婚事,却又以门第为由,令张生立即上京应试。

十里长亭送别之后,张生到京考中状元;而郑恒借机编造谎言,说张生已在京另娶,老夫人又一次赖婚,要莺莺嫁于郑恒。后张生赶来,郑恒撞死,崔、张完婚。

2,创作背景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故事虽本唐代元稹《莺莺传》,实际却是脱胎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王实甫曾任陕西县令、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后来由于他不满当时官场的龌龊,愤而辞官,决心以写戏抒发心中之郁懑。

于是他回到出生地中山府,开始了杂剧创作。金代的一位姓董的读书人,依据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改编成《诸宫调西厢记》,把原来故事中的主人公莺莺写成是博陵郡人。定州在隋代就称博陵郡,所以在博陵一带莺莺和张生的故事流传相当广泛。

相传在定州崔沿士一带曾有过崔莺莺的墓冢。王实甫正是根据这一点,在中山府开始了他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写作。该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1、希望两情相悦的人能够在一起。

2、眷属,通常指家眷、亲属或夫妻。

3、“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来自中国古代文学元杂剧《西厢记》。

4、此话出自“叹人间真男女难为知己,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作者王实甫通过《西厢记》里的主人公发出的对美好爱情的真诚呼唤,已成为熟语和常用语。人们常说:有情人终成眷属。

5、见《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出自元杂剧《西厢记》。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来自中国古代文学元杂剧《西厢记》,这句话是作者王实甫通过《西厢记》里的主人公发出的对美好爱情的真诚呼唤。现在这句话已成为人们的熟语和常用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有情人终成眷属。

元杂剧《西厢记》介绍: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元代戏剧家王实甫所作,全剧五本二十一折。描写了书生张君瑞和贵族小姐崔莺莺的恋爱经过,虽崔母极力反对,但婢女红娘热心穿针引线,经过一番周折,张生和崔莺莺喜庆团圆,有情人终成眷属,故事表现了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而红娘一词则成为今天促成别人婚姻的人的代名词。

王实甫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他最有影响的作品是《西厢记》。《西厢记》曲辞优美,表现当时青年男女反叛传统礼教,争取爱情自由的共同心声,是第一次表达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憧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网

原文地址:https://www.minzuwang.com/life/1173882.html

最新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通过后展示